傳唱經(jīng)典,采擷哲思。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音樂文化節(jié)目《經(jīng)典詠流傳·正青春》第四期播出后,持續(xù)收獲全網(wǎng)好評,其中,#箜篌和李白的詩好搭#登上微博熱搜主榜。5月28日晚八點檔,《經(jīng)典詠流傳·正青春》第五期將繼續(xù)“和詩以歌”,以多元視角探索古人們的情感世界。黃齡、曾毅、董寶石、余笛、劉瑾睿、胡夢周、龔爽、徐均朔、張會芳等經(jīng)典傳唱人深情開唱,以歌抒情,既帶領(lǐng)觀眾追隨文人墨客的生活足跡,感受詩意情懷,也欲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感動和共鳴。
李清照的新婚生活有多甜?
鋼琴對彈唱出甜蜜心事
詩言志,亦可言情。古人喜歡用詩來袒露真情以及記錄生活,在文字與音符的激蕩中,現(xiàn)代人依舊能透過作品勾勒出他們的人生軌跡。
美好的愛情總令人心向往之,古典詩詞中吟詠愛情的篇章燦若繁星,其中,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堪稱代表。詞人用這首詞描寫了她與趙明誠的甜蜜新婚生活,彼時的李清照天真浪漫,通過買花、賞花、戴花這一生活日記,展示自己渴望得到愛意回應(yīng)的心理活動,也刻畫出熱戀中喜歡撒嬌的少女形象。在對幸福的一次次追問中,李清照向愛人不斷訴說著纏綿情意,也將浪漫愛情里的真摯純粹展現(xiàn)得一覽無遺。
胡夢周和劉瑾睿以男女聲對唱和鋼琴對彈形式帶來一曲《賣花擔(dān)上》,在你問我答的互相試探中,娓娓道來對彼此的愛意,亦讓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在清新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中漸漸浮現(xiàn)。一曲終了,在場嘉賓無不上揚嘴角,廖昌永甚至主動提及自己青春時代的戀情,曾用自行車載著心愛的姑娘,把最近聽到所有好聽的歌曲都唱給對方聽。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每個人對愛情的向往和對情感的交流,都具有共通之處。真正的愛一定是志同而道合,共同前進,共同成長,彼此為對方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窗,這樣的愛才能幸福無比。
友誼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青春時的知己好友,更是人一生的財富。唐代詩壇中,韓愈與孟郊引領(lǐng)的“韓孟詩派”對盛唐以后的詩歌藝術(shù)境界具有開拓之功,同時,兩位詩人還是惺惺相惜的一生摯友。在共同參加完科舉考試后,孟郊落榜,韓愈高中,面對“不得志”的好友,韓愈想到自己考了四次才成功的經(jīng)歷,十分共情孟郊的失落心境,多次寫詩寬慰孟郊,為他的仕途出謀劃策。而這首《知音者誠希》,也被認為是韓愈為老友孟郊所作。歲月流轉(zhuǎn),情誼常在,“韓孟之交”也激勵后人不斷譜寫友情篇章。曾毅和董寶石把古典詩詞融入流行歌曲,首次合作帶來說唱版《知音者》,“敬流水高山,愿情比金堅”,在燃情對唱中,兩位經(jīng)典傳唱人生動再現(xiàn)了韓愈與孟郊這對“忘年交”的“神仙友誼”,也唱出對彼此明天的祝福。曾毅和董寶石還大談相識相知細節(jié),他們的友誼令人羨慕不已。
城市對人的影響會有多大?
杜牧登高抒“長安”情懷
中國人喜歡借登高遠眺所見景致,來表達內(nèi)心的某種情懷。詩人通過創(chuàng)作登高題材作品,抒發(fā)他們對自己生活的城市,或腳下土地的特殊感情。
出身門第高的杜牧,不僅文學(xué)上頗有建樹,在軍事和政治方面也極具才華。在《長安秋望》一詩中,杜牧通過描寫自己登高俯瞰長安的所見、所聞、所想,在為人們徐徐展開生機秋景圖之際,也投射了自己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意態(tài)。文人寫秋,大都蕭瑟,然而杜牧筆下的秋色,卻是那么地生機盎然,引人入勝。黃齡和余笛將這唯美詩意吟唱成曲,在剛?cè)嵯酀哪信畬Τ校v情描繪美好山河,也祝愿每個人都能像杜牧一般,永遠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撒貝寧感慨道,一個地方,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中國音協(xié)流行音樂學(xué)會主席付林就提到了東北家鄉(xiāng)對自己音樂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余笛認為上海的包容文化對自己影響很大,啟迪自己多嘗試用中西方交融的方式來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黃齡則對泉州以及源自泉州的南音文化念念不忘,這座城市中人們對音樂的熱愛激勵著她,讓她能在音樂道路上始終保持初心。
《登錦城散花樓》是李白二十歲游歷成都時所作,詩人目光由近及遠,既嘆樓之高,又贊景之美,以華麗辭藻給人快意之感,全篇充斥著少年的昂揚之氣。“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在李白眼中,成都始終是浪漫的,同時他也借助自然之景,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意氣,將高昂、積極、奮進的精神狀態(tài)傳遞給大家。時隔千年之后,如今的散花樓雖然不是李白曾經(jīng)登高的所在地,但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依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人們借樓抒發(fā)情懷,渴望在人生的修煉中,不斷達到登高望遠的境界。
龔爽將民族唱法和流行歌曲元素進行雜糅,與中央民族樂團的老師們合作,共同演繹集“聲、情、韻”于一體的《散花樓》,唱出“詩仙”胸中的豪情萬丈。作品融入琵琶、古琴、簫、笛、古箏等多種民族樂器來應(yīng)和詩中景致,成功營造出唯美璀璨的九天之境,令人心馳神往。
被后世冠以“詩杰”雅號的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也是“少年天才”的代表人物。他所作的《登城春望》通過描繪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謳歌出一個時代的理想和自己對未來的向往。“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靄新。”王勃僅用一個“新”字,就將天地萬物煥然一新,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其清新明朗的詩文風(fēng)格,也逐漸流行。他與楊炯、駱賓王、盧照鄰等一代人,通過不斷的革新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了符合所處時代特點的典型作品,從根本上扭轉(zhuǎn)了一個文學(xué)時代的氣象。如康震所說:“王勃他們當時做的事情,就是正青春的事情。”徐均朔和張會芳以帶有音樂劇風(fēng)格的流行歌曲形式,在電聲樂隊和傳統(tǒng)管弦樂隊的傾情伴奏下,帶來一首氣勢磅礴、振奮人心的《春望》。他們仿佛一位是古代的青年詩人,一位是現(xiàn)代的詞曲作者,通過詩歌橋梁,在進行一場縱橫千年的隔空對話。演唱尾聲,兩位經(jīng)典傳唱人還特意設(shè)計了觸摸彼此的動作,營造出時空交疊的氛圍,在這一刻,似乎所有人都夢回初唐,感受春之美好。
詩意悠悠,情思綿綿。《經(jīng)典詠流傳·正青春》第五期將于5月28日晚八點檔播出,讓我們繼續(xù)跟隨詩詞與音樂放飛心靈,一同感悟古人們胸中波瀾壯闊的萬千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