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就是非常含蓄且真摯的,我們并不擅長像歐美人一樣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這也使得中國人的情誼更加綿長更加細膩,有這樣一部影片就拍攝了中國人民的真情實感,觸動了不少人的心,該影片甚至沒有過于跌宕起伏的劇情,就連慷慨陳詞都沒有,然而卻有影片界的權威人士表示這部電影是中國影片的新高度。這部電影就是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說的:《那山那人那狗》。
電影講述的內容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兒子接替了自己父親的工作,成為了鄉(xiāng)里的一個郵遞員,在父親的陪伴之下,他第1次完成了自己的送信工作。現在送信人們可能需要等待汽車來臨即可,但那個時候是真的需要用人力去送的,兒子第1次送信就走了三天三夜的路,這條路不僅僅是兒子接替父親的工作之路,同時也是讓兩人親情加深的心路,所以一座山一條狗和兩個人就成為了這部影片的主旋律。
影片當中的父子并不親近,因為在我們傳統(tǒng)的家庭當中,父親一直都是嚴父的形象,兒子一般也和母親更好,他們兩個在接替工作之后才翻越了心中的障礙,看見了內心深處真實的彼此,加深了父子之間的親情。影片當中有很多細節(jié)展示出了父親的愛,比如在兒子第1次送信的時候,父親就一直在告訴他詳細的注意事項,這條山路長達200多公里要經歷三天才能夠走完,父親因為已經退休且腿腳不好,所以應該讓兒子自己走,但由于領路的狗比較認生,父親害怕兒子出事,最終跟著兒子一同上路去完成第1次送信工作。
兒子印象當中,自己的父親似乎不愛說話。也很少會出現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因為父親的工作使得他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回家的次數是非常少的,所以多年來父子之間的關系并不親密,兒子甚至都不會喊自己的父親為爸爸。曾經陪伴的缺失導致父子兩人格外疏離又陌生,但是二人之間的愛意非常濃烈,在走完這些道路之后,兩個人的感情也呼之欲出。
其實電影是希望通過子承父業(yè)這一主題來凸顯父子兩個在完成這次送信任務之后,所達到的內心上隔閡消除的目的。在影片的最后,父親陪伴在了母親的身邊,而兒子則成為了新的郵遞員。通過與父親三天三夜的了解,兒子已經知道父親的為人和美好品質,并非常感恩。兩人消除了隔閡,結局非常美好。
由于影片拍攝的時間比較早,所以這部電影當中很多畫面都是比較樸素簡單的,再加上中國人的表達方式格外含蓄,所以需要通過演員們用極為細膩的表達方式才能夠闡述電影的主題,兩位演員的演技特別好,其中還有陳好的加入,使得這部電影更具看點。總的來說該影片無論是從取材立意還是演員演技亦或是大結局來看,都是美好且值得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