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影帝獎向來萬眾矚目。
整個香港影壇,影帝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或皆可稱華語影壇之冠。
而雖然各自的事業(yè)巔峰與所在年代有差異。
但絕大多數(shù)影帝,都有過正面對撞。
比如以雙料影帝而論,回溯“馬像”之爭,復盤勝負手。
看他們在影帝之爭上都贏過誰。
又輸在誰人手上。
雙料影帝都有誰人?
其實并不算多。
雖然香港影壇群星璀璨,但也僅有周潤發(fā)、梁家輝、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和劉青云、張家輝這么七位“雙料”影帝,也說明要做到這件事情頗有難度。
而眾所周知,獎項的歸屬有很多因素影響。
所以它其實并不能用來作為演技能力的直接證明,但可為參考項。
意思是什么?
拿到權(quán)威影帝獎的演員,并不一定就是絕頂高手,但從來沒有得到過權(quán)威頒獎禮肯定的演員,在表演能力的層次上,一定不入頂級。
同時,拿影帝獎多的演員,也未必就比拿影帝獎少的演員演技能力更強。
這個道理適用于很多地方。
言歸正傳。
周潤發(fā)在影壇活躍的年代較早。
1976年踏足影壇,早期以多部小眾劇情和文藝電影打磨演技,號“香港之子”。
出道十年晉級影帝,最強記錄是四年內(nèi)三奪金像獎影帝,也是香港金像獎影史上唯一的連莊影帝,獲得過十八次“馬像”影帝提名,以五部作品奪得五座“三金”影帝獎杯。
在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期,周潤發(fā)攜《英雄本色》力壓《火龍》的梁家輝、《地下情》的梁朝偉,而在巔峰之后,先后輸給《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的梁朝偉和《我要成名》的劉青云。
而即便大導演李翰祥、謝晉包括姜文,都對周潤發(fā)評價極高,但從具體作品和演技表現(xiàn)觀察,周潤發(fā)或許過于依賴角色氣場加成,在表演上正而少奇,層次與變化略顯不足。
關(guān)于這一點,可以參見《英雄本色》、《監(jiān)獄風云》和《賭神》的氣場懾人,以及《何必有我》、《無雙》中的本我少變。
兩相對比印證,就可堪證明。
劉德華的影壇資歷僅次于周潤發(fā)。
1982年上映第一部作品《彩云曲》,四年后開始在商業(yè)片路線上一路狂奔。
出道十九年晉級影帝,五年內(nèi)二封金像獎影帝,職業(yè)生涯影帝提名十七次,以四部作品奪得五座“三金”影帝獎杯。
以《暗戰(zhàn)》和《大只佬》、《桃姐》三度贏了劉青云,以《阿虎》、《無間道》輸給《花樣年華》和《無間道》的梁朝偉,以《童夢奇緣》輸給《龍城歲月》的梁家輝,以《拆彈專家》輸給《踏血尋梅》的郭富城。
而雖然表演手段幾近完全本我,但若拋開偏見,劉德華是完全能做到“演什么像什么”這個層級的,比如《門徒》就是極佳例子,甚至在表演上,他能比劉青云更多一些驚喜和個人魅力,這也是為何他能在影帝之爭上三度贏過劉青云的原因。
然而與此同時,他又似乎始終缺乏深度和意料之外的創(chuàng)造。
梁家輝出道即巔峰。
1983年主演電影《火燒圓明園》,旋即以《垂簾聽政》獲封香港金像獎影帝。
踏足大銀幕當年就晉級影帝,跨越四個十年奪得四個金像獎影帝,總計獲得二十次影帝提名,以五部作品奪得五座“三金”影帝獎杯。
他以《火龍》與《英雄本色》的周潤發(fā)交手一次,敗北,以《龍城歲月》、《智取威虎山》與《三岔口》、《踏血尋梅》的郭富城交手三次,兩敗一勝,與梁朝偉交手五次,四敗一勝,以《龍城歲月》與《童夢奇緣》的劉德華交手一次,勝出,未與劉青云和張家輝正面沖撞。
就角色臨摹能力和表演的細節(jié)而論,梁家輝幾乎已經(jīng)做到了極致。
但他在表演的深度層面上始終不足,參見影片包括《愛在別鄉(xiāng)的季節(jié)》、《黑金》以及《我的教師生涯》,如另文所述,在情緒爆發(fā)上始終欠缺臨門一腳。
不過這當然也是絕大多數(shù)演員的問題。
梁朝偉更近傳奇。
1985年正式進入電影圈,三年后提名影帝。
出道十年晉級影帝,十年內(nèi)五封金像獎影帝,中國第二個戛納影帝,總計獲得十八次影帝提名,以六部作品奪得八座“三金”影帝獎杯。
與梁家輝交手五次,四勝一敗,與劉德華交手四次,三勝一敗,與周潤發(fā)交手三次,兩勝一負,與張家輝交手兩次,皆負,以《傷城》與劉青云交手一次,敗北,以《色·戒》與郭富城交手一次,勝出。
就歷史聲望而論,可堪影壇最強。
表演早入化境,且尤具深度,但最近十來年,無論聲勢還是狀態(tài)都在下行。
縱觀其影路,蛻變于《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時期,巔峰于《花樣年華》、《無間道》及《色·戒》,《赤壁(上)》、《赤壁(下)》則是下行的開始,近年的《擺渡人》甚至可稱“滑鐵盧”。
待映的《風再起時》,就優(yōu)先場口碑而論,狀態(tài)開始回勇。
且看“來到表演最后階段”的梁朝偉,還將有什么樣的驚喜呈遞。
劉青云享有很多贊譽。
1986年上映第一部電影《聽不到的說話》。
出道二十二年晉級影帝,總計獲得十九次影帝提名,以三部作品奪得三座“三金”影帝獎杯。
以《目露兇光》、《忘不了》和《奪命金》與劉德華交手三次,皆負,以《奪命金》和《掃毒》與張家輝兩次交手,一勝一負,與梁朝偉、梁家輝各交手一次,一勝一負,以《我要成名》與周潤發(fā)、郭富城各交手一次,勝出。
他是杜琪峰的愛將,據(jù)說在現(xiàn)場“怎么演都行”。
單從演技角度講,劉青云確實是毛病特別少的一個演員,自然度和流暢度皆無可挑剔。
但他的表演手段非常固化,幾乎可以用“以不變應萬變”來形容,戲路也并不開闊,而當觀眾對他表演模式尤其熟悉之后,當然也就必然會缺乏驚艷感。
而離開杜琪峰后,居然拍出了《神探大戰(zhàn)》這樣邏輯混亂、硬傷遍布的作品,實在費解。
總體來講,足夠沉穩(wěn)但缺少奇變。
郭富城是一個沒有定式的演員。
1989年以《飛越危墻》開局,先商業(yè)而后小眾,再到商業(yè)和文藝兼收。
出道十七年晉級影帝,香港三個連莊影帝之一,總計獲得十一次影帝提名,以三部作品奪得三座“三金”影帝獎杯。
以《三岔口》和《踏血尋梅》與梁家輝交手三次,兩勝一負,以《父子》和《C+偵探》與劉青云、梁朝偉各交手一次,皆負,以《踏血尋梅》與劉德華、張家輝各交手一次,勝出。
很多人疑惑于郭富城自《三岔口》開始,與之前表現(xiàn)的判若兩人。
其實說到底,這只是天賦、態(tài)度與求變?nèi)叩木C合效應。
在交出《父子》、《最愛》、《浮城大亨》、《踏血尋梅》和《無雙》這樣的答卷之后,他仍然認為,自己還有很多理想去尋找,也希望去發(fā)掘一個連自己都未曾見過的自己。
早已在巔峰之上,卻仍然上行。
香港電影最后的扛鼎者。
張家輝可算大器晚成。
1989年參演《壯志雄心》,然后沉浮多年。
出道十九年晉級影帝,總計獲得八次影帝提名,以兩部作品奪得三座“三金”影帝獎杯。
以《大追捕》和《激戰(zhàn)》與劉青云兩次交手,一勝一負,以《證人》和《激戰(zhàn)》與梁朝偉兩度交手,皆勝,以《大追捕》和《陀地驅(qū)魔人》與梁家輝和郭富城各交手一次,皆負,沒有與周潤發(fā)和劉德華正面相撞。
極擅“斗狠”戲路,表演不循常規(guī),善于以奇制勝,也可抵達極深情緒演繹,以《證人》和《掃毒》、《大追捕》為突出例子,但離開“斗狠”戲路,魅力會大幅下降,或可理解為其戲路寬度受限。
嘗試過導演電影,但口碑并不突出。
近年來作品量銳減,待映作品又回到林超賢的硬漢動作路線。
表現(xiàn)有待觀察。
這就是香港影壇七位“雙料”影帝的勝負手。
不見得每一次結(jié)果都正確。
也并不是絕對的“高下”之分。
如前述,獎項問題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所以更重要的是作品情況,以及演員的歷史、現(xiàn)狀和趨勢剖析。
這是來自觀察與思考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