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產劇又出一部「神劇」。
豆瓣開分3.4。
從演員到編劇,無一幸免都被罵。
誰聽了不說一句離譜。
抱著獵奇的心態(tài),香玉打開這部「神劇」。
心想再怎么爛,好歹也是部「現(xiàn)代都市女性情感勵志劇」,至少能保證女性觀眾的體驗吧。
結果呢?
香玉只有一句話——
后悔,當時就是非常后悔。
秉著幫大家排雷的職業(yè)道德,工傷什么的先拋到一邊。
有些話,香玉不吐不快——
《我們的當打之年》
《我們的當打之年》是一部雙女主劇。
故事并不復雜,講述了袁歌和谷嶠這對小姐妹,在上海的奮斗故事。
熟悉的女性題材劇套路,但如果拍好了,沒準兒能成爆款。
問題是,幾集看下來,非但沒有感受到編劇對女性的關照。
反而嗅到了一絲……厭女傾向?
先看兩個女主。
袁歌(陳都靈飾),畢業(yè)七年,某化妝品公司副總裁。
年輕貌美,事業(yè)有成。
妥妥的人生贏家。
為了讓袁歌吃點苦,編劇決定讓袁歌談戀愛。
這也沒錯,制造戲劇沖突,觀眾都能理解。
但要讓沉迷工作的袁歌向往戀愛,總得給個理由吧。
接下來,精彩的來了——
袁歌六個月不來月經。
醫(yī)院一檢查,卵巢早衰。
醫(yī)生給出的建議,吃藥不能根治,最好呢,還是找個男朋友。
俗稱,你缺男人。
更離譜的是,袁歌竟然一點兒也沒質疑醫(yī)生的專業(yè)能力,就這么接受了。
甚至花了五萬塊錢,加入了高端相親會所。
96110,國家反詐中心了解一下。
確實,卵巢早衰等一系列生殖健康問題,已然成為很多女性的困擾。
不少醫(yī)生也確實會告訴患者,找個男朋友就好了。
似乎男人就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一劑良藥?
但其實,只要保證正常作息和有規(guī)律的運動,遵循醫(yī)囑服用調整激素的藥物,并做到定期復查,這些問題并沒想象中那么嚴重。
可怕的,反而是對疾病后果的過分渲染,以此給患者造成的焦慮和恐慌。
說回這部劇。
本以為袁歌的故事已經足夠秀下限了。
但沒想到,她的好姐妹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不同于袁歌,谷嶠(徐璐飾)畢業(yè)并沒有留在大城市。
她選擇回到老家,等著和富二代男友步入婚姻殿堂。
一等就是七年。
好不容易準備結婚,卻在婚禮前夕發(fā)現(xiàn)老公出軌。
小三明目張膽地將兩人的「床照」發(fā)給谷嶠。
甚至無視谷嶠的警告,公然出現(xiàn)在婚禮上。
谷嶠忍無可忍,在婚禮上大罵一通后,選擇逃婚。
帶她離開的,正是袁歌。
就這樣,谷嶠決定跟著袁歌,重返大城市。
劇情到這里,似乎除了爛俗,暫時沒有別的問題。
然而,你以為編劇會這么輕易放過你嗎?
當然不會。
谷嶠回家后,一直沒有找工作。
整日沉溺在前夫的「寵愛」之中,過著富太太一般,紙醉金迷的生活。
現(xiàn)在離婚了,才發(fā)現(xiàn)婆婆每筆賬都給她記著。
八百萬,是谷嶠欠前夫的錢。
幸好袁歌靠譜,不僅找律師將賠償談到兩百萬,甚至直接幫她還上了欠款。
這樣的閨蜜,麻煩給我來一打好嗎?
谷嶠感動之余,當即決定走出社會,努力打工還錢。
看似多么勵志的故事。
問題是,畢業(yè)七年沒有工作經驗,哪家公司敢要?
但主角多少是有光環(huán)在身,憑借美貌,谷嶠找到銷售的工作。
然而,好景不長。
很快,谷嶠因為同事排擠離職。
圣母閨蜜再次降臨,袁歌托關系將谷嶠安排進自己公司。
本來以為這條線是講獨立女性奮斗史,結果發(fā)現(xiàn)它只是想證明——
沒有男人,擁有閨蜜同樣能讓你衣食無憂。
Exo me?
除此之外,整部劇無一不透露著創(chuàng)作者對女性的刻板影響。
谷嶠為了還債,在網上轉賣自己的包。
而客戶楚楚,則被塑造成一個典型的「假名媛」。
找谷嶠買包、辦SPA會所卡,只是為了擺拍放在社交網絡上營造人設。
甚至帶著谷嶠參加高端酒會,而身份全是根據網上買的資料所偽造出來的。
而她并不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
借著袁歌之口,直接對楚楚下了定性。
「沒有底線、自我作踐」,這是編劇對楚楚這個人的定義。
我不否認編劇在這部劇中,對社會現(xiàn)象的觀察。
這里也不想討論楚楚這個角色在現(xiàn)實中究竟是何種存在。
但作為一部女性題材的劇,直接抹殺掉角色的復雜性,用如此標簽化和污蔑性的語言去定義一個角色。
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尊重觀眾的表現(xiàn)。
劇中還有很多充當工具人的標簽化角色,就不一一枚舉。
但還是希望創(chuàng)作者能夠明白。
女性題材的劇中,不是不能有工具人。
但工具人應該先是人。
如果對女性有刻板印象,勉強能讓男編劇背鍋。
那男性角色也寫成這樣,我就很不能理解了。
杜秉文,袁歌的cp。
海歸高材生,業(yè)界大牛。
兩個詞,一個金光閃閃的高富帥就浮現(xiàn)在腦海中了吧。
打住!
劇中,張雨劍飾演的杜秉文是這樣的——
不吹不黑,香玉一度以為自己的視頻損壞了。
對面西裝革履的配角,都比杜秉文像高材生。
這演技,張翰見了都得認輸。
然而,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杜秉文拒絕進入大企業(yè)工作,而是做袁歌的下屬。
理由很簡單,他要追袁歌。
倒也合理。
問題是,杜秉文追女孩的打開方式讓觀眾直呼救命——
不經過袁歌同意,直接進辦公室。
發(fā)現(xiàn)袁歌不在辦公室,拿著桌上袁歌的照片反復撫摸。
電梯里偶遇袁歌,脫口而出:
「等我當上副總,就娶你。」
Hello,你誰啊?
光嘴上說還不夠,但凡看到袁歌和其他男性接觸,杜秉文就變著法子去騷擾破壞。
知道袁歌要約會,一定會以工作為由開啟瘋狂電話轟炸。
袁歌和好感男生吃飯,杜秉文帶著客戶攪局,生生讓相親局變成商務會談。
跟蹤、偷窺,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可計數(shù)。
講道理,但凡放到現(xiàn)實,這幾乎可以是被指控性騷擾的程度了吧。
慘還是美女慘。
另一邊,谷嶠也沒能逃脫男人的魔爪。
本來離婚后的谷嶠準備安心搞事業(yè)。
然而,公司來了個名叫郝帥的實習生。
幾番接觸下來,他對谷嶠產生了興趣。
這一整,騷操作又來了——
面對谷嶠的明言拒絕,郝帥依然對谷嶠死纏爛打。
借著谷嶠喝醉酒的契機,直接強吻谷嶠。
理由則是,情不自禁。
這種人工糖精,一點也不蘇好嘛!
沒想到這一親,反倒讓郝帥蹬鼻子上臉。
郝帥背著谷嶠偷到情敵電話,以男友身份自居,甚至約對方出來計劃宣示主權。
見面后,郝帥大言不慚地表示,職場女性都喜歡自己這種陽光帥氣的小帥哥。
陽光帥氣?
拜托,你對面坐的可是郭品超啊!
初代「九頭身花美男」郭品超啊!
誰來給我打醒這個沒有自知之明的男人。
說到底,這部劇的編劇根本沒有認真思考觀眾到底想看什么。
而是打著深情的幌子,將男性的猥瑣意淫包裹起來。
假裝這是顆糖,以此試圖欺騙觀眾去磕,反復挑戰(zhàn)女性觀眾的底線。
在他們看來,有段愛情線讓觀眾磕就行了。
為什么磕,怎么磕,根本就不重要。
但他們忽略了一點——
主打女性受眾的作品,男性角色不討喜是原罪。
這種創(chuàng)作者的盲目的自信,究竟從何而來。
在女性題材劇中,男性角色承擔的作用并不比女性少。
除了要做到能滿足女性觀眾審美取向以外,促使女性角色成長也很重要。
此前大火的女性群像劇《三十而已》中,無論是暖男、海王,還是渣男。
無一例外,他們或好或壞的行為,都對女性角色的后期改變產生了影響。
而在《我們的當打之年》中,男性角色更像是跳梁小丑。
在你覺得這部劇還有看頭的時候,他們突然出現(xiàn)讓觀眾光速打臉。
以至于會有網友評論,這部劇為什么會有男主。
香玉也想問。
編劇真的有想過,女性題材劇中的男主究竟要干什么嗎?
近幾年,吃女性題材紅利的國產劇不在少數(shù)。
問題是,它們真的是女性題材劇嗎?
不盡然。
反倒是越看越覺得千篇一律。
大多數(shù)都是打著女性奮斗史的幌子,歸根究底還是淪為掛羊頭賣狗肉之作。
香玉不禁認真思考了一番。
明明是很好的題材,為什么到了國產劇中,就能爛成這樣?
首先,劇情推動純靠編。
還是前面提到的那句話,在成為角色之前,Ta首先得是個「人」。
因為成為人,才能在合理范圍內,發(fā)生矛盾沖突。
然而,國產劇創(chuàng)作者往往忽視這一點。
角色只是創(chuàng)作者手中的工具,完全被他們操控著行動。
在《我們的當打之年》中,幾乎很難看到任何情節(jié)的自然流動。
就拿谷嶠的婚禮來說。
為了讓谷嶠順利逃婚,創(chuàng)作者極盡全力在劇情上疊buff。
婆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封建家長,對家境普通的兒媳挑剔不斷。
媽媽,重男輕女,女兒唯一的價值就是嫁個有錢人好補貼家用。
相處八年的未婚夫,結婚前夕和別的女人搞在自己的婚床上。
結合這部劇的定位,不用動腦子也知道,這婚肯定結不成。
連觀眾都能想到的轉折,很難不去懷疑創(chuàng)作者有多偷懶。
用這種態(tài)度去創(chuàng)作,怎么可能動人。
其次,價值觀傳遞又當又立。
女性題材劇在價值觀的傳達上,很容易陷入矛盾的境地。
怎樣站在女性角色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對于習慣男性凝視的大眾確實不容易。
大多數(shù)情況下,觀眾都能夠接受瑕疵存在。
但這不代表,創(chuàng)作者可以打著女性題材的幌子,去合理化偏見。
劇中,谷嶠遭受女同事的編排。
袁歌義正言辭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知道我最看不慣的是什么嗎?
是身為女性,還污名化其他女性。
非常政治正確的言論。
但問題是,就像此前所說。
除了雙女主,幾乎其他所有「反派」女性角色,都代表著一種針對女性的污名。
污名化并不只有桃色傳聞,偏見和歧視同樣也是。
最后,劇情懸浮,角色強行降智。
國產劇經常被詬病劇情不接地氣。
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角色的行為,和普通人的認知差距過大。
而這部劇更是以「編劇是真沒上過班吧」登上熱搜。
確實,袁歌身為公司副總,沒有任何副總的魅力不說。
甚至在公司產品出現(xiàn)問題時,提不出任何解決方案。
這種能力,真的可以當上副總?
國產劇的奮斗史,果然和普通人不同。
其實,國產劇并不是沒有好的女性題材劇。
這部劇的配角鄧萃雯曾經就貢獻了《金枝欲孽》和《火舞黃沙》兩部真正的神劇。
再不濟,前幾年的爆款《歡樂頌》也是個很好的范例。
國產劇爛片頻出,題材從來不是借口。
「編劇是真沒上過班吧」不應該只是一個梗。
全民娛樂過后,這件事就結束了。
太荒謬了。
以前寫戲,創(chuàng)作者都要去體驗生活。
而現(xiàn)在,寫戲全憑創(chuàng)作者臆想,快速投入市場才是第一要務。
只有讓戲基于現(xiàn)實,才能有好的創(chuàng)作。
《我們的當打之年》絕對不是最后一部爛片。
但,女性主義題材也絕不做爛片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