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大事》上映后,成為了暑期票房的一匹黑馬,獲得了很多人的好評和稱贊。也有不少人在看電影之前,從沒有想過有關(guān)于那么遙遠(yuǎn)的事情,卻在電影里找到了一份屬于自己的答案。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jīng)歷很多事情,可只有當(dāng)你經(jīng)歷的足夠多之后,才會明白:人生除死無大事。壹電影《人生大事》講述了“殯ˇ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小文的出現(xiàn),意外地改變了他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該片故事題材聚焦于國產(chǎn)電影極少觸及的“殯ˇ葬”行業(yè),將以此為背景展開一段市井小人物們的“英ˇ雄”故事。《人生大事》以罕見的殯葬題材進(jìn)入人們的視野,主創(chuàng)坦言在中國聚焦殯葬業(yè)需要勇氣。正像監(jiān)制韓延所說,以殯葬題材切入,并不是為了獵奇,而是這個題材更能承載對于生死的思考。一開場,《人生大事》就給觀眾拋出了一個難題。死去的人和活著的人,究竟哪一個更重要?乍一看,或許是一個不需要選擇的題目,但實際上卻遠(yuǎn)遠(yuǎn)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影片里,三哥一直責(zé)怪父親老莫心里只有那個他從未見過面的、早早死去的二哥,而沒有活生生的自己。一直到老莫生病住院才得知真相:原來二哥是為了從長江里打撈起一個十幾歲溺亡的孩子,才再也沒能回來。“為了一個死人,折了一個活人”,值得嗎?這個場景或許極端,但類似的難題,新聞里卻不少見:“該不該救一個想死的人?”“大學(xué)生救老年人而犧牲,值得嗎?”“海中救人卻雙雙溺亡,救人這事該還是不該?”在“生”與“死”這樣的難題面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完完全全地用上帝視角去思考,用利弊去衡量,對于他人的選擇,也很難用“對”或“錯”去評判。
貳國人慣來忌諱觸及死亡,忌諱殯葬人員,忌諱葬禮葬儀,忌諱亡者亡靈。但正如監(jiān)制所說,死亡不是晦氣,那是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而殯葬人員,是給予亡者最大尊重,以圣人之心護(hù)送亡者最后一程的人。無論是亡者,還是殯葬師,都跟晦氣無關(guān),反而有著別的身份職業(yè)無可比擬的浪漫。如此想想,死亡不再陰森可怖,殯葬師也不再晦氣卑微。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好好珍藏。每一位種下星星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尊重。也許,只有真正接納告別,我們才能更好地珍惜余生,珍惜眼前,珍惜人世間的每一份溫暖和羈絆。也許,只有真正理解死亡,我們想起逝去的親人時,才會不再只有痛苦傷悲,而是有星入夢,溫暖長伴。也許,只有真正了悟生死,我們在面對各自的人生終局時,才會更加豁達(dá)坦然。人生大事,生死二字。生當(dāng)盡歡,死亦無憾。
叁電影中莫三妹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嚴(yán)厲的父親,嫁給他人的女友,還有那個一直在搗鬼的小哪吒,讓他不停的遭遇著這樣那樣的坎坷。也正是如此,他才能最后放下心結(jié),真正對這個行業(yè)有了敬畏,成了真正的圣人心。同樣毫無疑問,小文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父母不知去向,舅媽不肯接納,成了一個孤兒。但是外婆的好,還有莫三妹這個看似不靠譜的好父親,以及最終希望找回她并且好好養(yǎng)她的母親。人生除死無大事,說得真好,人與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交集,有些是坎坷,跌倒了就爬起來然后就那么過去了。有些是善緣,結(jié)下了就是一輩子的歡樂幸福。正如莫三妹和武小文的家,是歡樂,幸福的,充滿著煙火氣的驚喜與感動。人生除死無大事,從今天起,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然后在自己百年時,還能綻放于每個有緣人的心里。
人生除死無大事,死去的故人會像星星無時無刻照耀著還在生活中掙扎的我們,那我還有什么可以畏懼的呢?變成煙花變成灰燼,變成渺小不可計的微小分子,都足以在你心中點亮一盞長明燈,莽力奔跑不會失去方向,混沌浮沉的心有了寄托。每當(dāng)一顆星星回歸天空,都會有一個孩子找回自己的初心。《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直面對生死的態(tài)度。“人死后變成煙,煙上升之后就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死亡是一件可以被詩意化被浪漫化的事情嗎?《人生大事》給出的回答是:有何不可?記憶才是最重要的,記憶足以和死亡抗衡,記憶存在,人就會永遠(yuǎn)活著。點個「在看」,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