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旅》
2012年泰倫斯-馬利克《通往仙境》參加威尼斯主競賽,并獲得天主教文化獎,紀錄新片《時間之旅》今年又一次來到水城威尼斯,參賽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這部有布拉德-皮特制片公司參與支持、凱特-布蘭切特畫外音講述的紀錄片,由泰倫斯-馬利克編劇并導(dǎo)演,花費超過十年時間制作完成。他從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和理查德-費曼那里汲取靈感,用精美的畫面和獨特的視野,探索回顧了生命的原初和進化發(fā)展。
《時間之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馬利克在七十年代末的紀錄片項目“Q”,這是一個從來完成的電影計劃。喜歡2011年戛納金棕櫚《生命之樹》的影迷大多也會喜歡這部新作,事實上,它被形容成與《生命之樹》相匹配的紀錄片。雖然從劇情變到紀錄,風(fēng)格卻沒有本質(zhì)改變。90分鐘的《時間之旅》繼續(xù)對生命拷問,講述生命從光開始,第一顆星星的形成,銀河星系、大爆炸,地球上的海洋生物、爬行動物,再到猿猴、人類生命的誕生、進化史。對人類已知宇宙世界和大爆炸,以及地球生命的展示畫面,從宏觀到微觀,美輪美奐,神秘而科幻,繼承了馬利克一貫的影像苛求。
《時間之旅》是借時間之線,馬利克對生命的又一曲贊歌。這位影像大師、詩人、哲學(xué)家將對生命的敬畏,對世界的仰望,以一首視覺散文詩的形式,充滿野心的畫面加以表達。科幻,神秘,高清特寫最近距離欣賞造物之美,每一幅畫面都是動態(tài)的油畫,讓人屏氣凝神的窒息,從宇宙到地球誕生,從生物出現(xiàn)到人類進化,到今天的世界嘎然而止,意猶未盡。凱特-布蘭切特柔和平靜中帶有迷茫困惑的旁白,簡單直接,它更像是一場人類生命向它的誕生母親的一次探詢:渴望揭開給予萬物生命的母親的神秘面紗,她究竟從哪里來,又去了哪里。
高清數(shù)字影像講述生命的誕生主線之外,輔線又穿插進來現(xiàn)代人和社會生活的紀錄式手拍畫面、這些模糊不清,畫幅縮小成4 :3 的手機畫面里,導(dǎo)演跨越五洲四海,鏡頭從黑非洲到印度,從以色列到中東,從美國到南美,捕捉今天人類社會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存現(xiàn)狀,充滿質(zhì)感的粗糙畫面中:無家可歸的美國人,亞洲血淋淋的斗牛場面,大火燒著的貧民,印度河邊的宗教儀式……。中國元素也不可避免地進入鏡頭:廣場上悠閑打太極的老人,學(xué)校里圍在一起談話的小學(xué)生們……現(xiàn)代社會被戰(zhàn)爭、貧窮、爭執(zhí)和苦難主導(dǎo)的一片混亂,與宏偉壯麗的宇宙自然,形成強烈反差和對比,人類社會的渺小,無意義的爭端和糾紛,在導(dǎo)演評判性的鏡頭下,引導(dǎo)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愛對人類的凝聚力。
這是近些年一直在思索生命意義的馬力克的又一野心宏大作品,一方面用完美到不可思議的畫面,為觀眾打造了一場視覺盛宴。另一方面。又摒棄手法技巧,化繁為簡,采用最簡單的線性展示世界和生命的起源演變。億萬年宇宙大爆炸、地球和人類史濃縮到短短90分鐘,高度的概括能力,畫面剪輯對精髓的掌握,還有宏大卻不震耳的配樂,都是這部影片不可抵擋的魅力。
當(dāng)90分鐘電影結(jié)束打出字幕時,觀眾卻意猶未盡,期待馬利克可以有更深刻的哲學(xué)思辨挖掘。哈弗哲學(xué)出生,麻省理工學(xué)院教書哲學(xué)的導(dǎo)演馬利克,對生命充滿敬畏,他借凱特·布萊切特之口說:我們一無所知。是的,影片充滿詩意的展示,卻沒有給出生命的答案,事實上,這只是他對生命起源的一次質(zhì)詢,一次無解的探索,卻可以教給我們感受宇宙和生命的神奇和美好,更加珍惜渺小卻充滿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