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徽衛(wèi)視與北京大禹傳媒總出品、江蘇中南音樂聯(lián)合出品的大型中國風音樂競唱節(jié)目《耳畔中國》播出至今,涌現(xiàn)出了“苗族歌王”蝶當久、“藏族歌王”扎西尼瑪?shù)仍鷳B(tài)優(yōu)質(zhì)歌手,每每驚艷全場。而與此同時,陜北紅白喜事歌手紀軍軍、蒙古族媽媽包金花的催淚演繹同樣圈粉無數(shù),“人生比音樂更精彩”的人生歷程也是頻頻引發(fā)熱議,卻接連遭受被淘汰的命運,讓不少網(wǎng)友大為不解、紛紛為他們鳴不平:“說好的音樂傳承和情懷呢?”
來自科爾沁草原的包金花是一位擁有8歲女兒的蒙古族媽媽,她38歲選擇考研深造、40歲勇敢踏上《耳畔中國》舞臺,一曲姑娘遠嫁離歌《諾恩吉雅》唱得催人淚下折服全場,為女兒做足榜樣,音樂傳承的意味十分濃郁。她的淘汰讓不少樂迷深表遺憾,也讓人想起了有同樣遭遇的陜北紀軍軍。他20歲前在家里連一口窯洞都沒有,戀情也不順,自己跑去做紅白喜事歌手、還在建筑工地謀生,在《耳畔中國》將陜北情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唱得肝腸寸斷,音樂情懷盡顯,而他此舉也是為了一圓母親的遺愿……
聽紀軍軍和包金花,有故事有生活的歌聲背后是滿滿的人情味兒,為母親、為女兒的出發(fā)點也折射出對民族音樂的傳承……雖非專業(yè)歌手出身,技術(shù)上或偶有欠缺或小失誤但瑕不掩瑜,三位耳畔音樂評審閻維文、王黎光、雷佳對他們也是贊譽有加,甚至要向他們學習。我們的民族音樂正需要紀軍軍、包金花這樣的選手來傳承和發(fā)揚、需要厚重的情懷與情感支撐來引發(fā)樂迷最大程度的共鳴,也無怪乎他們的淘汰未晉級會引發(fā)如此大的爭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