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孟慧圓的全新EP《壹號樓壹叁零叁》,對收錄在其中的《月牙兒》這首歌相當喜愛。要說《月牙兒》是神曲嗎?絕非如此。整首歌并沒有太過洗腦的旋律,也沒有中毒的編曲,就是一首很清新的民謠作品,喜歡就是因為為孟慧圓真摯的演唱唱進了心坎。
就這么一聽孟慧圓的《月牙兒》并不覺得特別,但越聽越覺得被吸引,吸引力來自孟慧圓的聲音與演唱。如今孟慧圓的唱腔更迷人,保持著獨有的辨識度,聲音厚實卻不渾濁,音色清新、飽滿也不失細膩的線條,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人生的經(jīng)歷,舞臺的磨煉也增添了她聲音的火候度與人文的情懷。當然,說《月牙兒》有吸引力,還不只是孟慧圓的聲音有魅力,更在于她聲音中情感的自然融入所帶出的共鳴性,想來孟慧圓是把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感情與歌曲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具體來說,首先,《月牙兒》這首歌在內(nèi)容情感的抒發(fā)、表達上就很能令孟慧圓有感觸。創(chuàng)作人寧夏寫這首歌的靈感來自老舍的同名小說,不過寧夏筆下的歌詞《月牙兒》在表現(xiàn)上更多的是放在對著月亮說心事,讓一彎明月將情懷照亮這個點上,繼而整首歌的基調(diào)就變得很是不同。不是在訴苦,而是通過借景抒情,而這個景與情能夠讓孟慧圓將自己的某些經(jīng)歷聯(lián)系在一起,觸發(fā)出情懷,令她的演唱變得自然真摯。再有,文案上說孟慧圓在初聽《月牙兒》DEMO的時候想起了母親,這也令她的演唱融入了深深的思念之情。這是一份私人的情懷,與歌曲本身無直接關系,卻被孟慧圓巧妙地融入了,在無形中便有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華,增添了感染力。
而因為《月牙兒》的基調(diào)就是溫暖而舒服的,孟慧圓的演唱將自己感受與歌曲融為一體,讓自己的情感通過歌曲釋放而出,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具有撫慰的效果,因此整首歌也帶上了治愈的效果,此時聽的已經(jīng)不是一首歌,而是一段別致的情懷。
另外,孟慧圓的對于《月牙兒》的詮釋很特別,雖然歌曲以及她的聲音中飽含著情感,但是她的處理并不洶涌,配合著簡單的吉他劃弦聲,很自然地輸出,甚至還帶有一點口白的唱法,仿若一個朋友在和你輕輕息訴,沒有任何的距離感。而在演唱的過程中,孟慧圓也比較注重自我演唱風格的呈現(xiàn),拖音、轉(zhuǎn)音、摩擦音都很有自己的風格,這也是在豐富歌曲的可聽性。美中不足的是孟慧圓對于某些字句的處理還顯得不夠細膩,一如“把一些軟光兒輕輕地送上柳枝上”這句的發(fā)音是不是還可以更輕盈一點呢?這樣出來的效果會更具感染力,讓聲音與旋律的融入感更深。
《月牙兒》走以簡單的民謠風格,用以吉他的演繹為主,但是在這簡單之中卻不失編曲方面的用心與細節(jié)。歌曲一開始就用以一段很無邪的童聲演繹作為帶入,盡管不著調(diào),卻令人感到親切,這個Intro的出現(xiàn)并不只是豐富聽感,也是在表明歌曲的基調(diào),增強歌曲的代入感,為歌曲營造出了很鮮明的意境氛圍,可以說是一開場就引人入戲。比較可惜的是,歌曲的收尾部分沒有與開場的童聲演繹進行呼應,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出戲有了開場卻忘記了落幕,還是略顯掃興。
最后還想說的是,寧夏所創(chuàng)作的旋律一點都不俗氣,不向流行獻媚,也沒有曲高和寡擺姿態(tài),親和力十足,讓人聽了感到平和與寧靜。而最喜歡的還是寧夏寫的歌詞,像一首抒情詩一樣美,用詞生動、形象,有景,有情,有交融,一句“他鄉(xiāng)的云遮住的溫柔臉龐”很是迷人,修辭的手法相當高超,彰顯出了詞人極深的文字功底,與文學底蘊,這也讓《月牙兒》這首歌顯得很有文學韻味。
一首簡單的歌曲并不難唱,能將一首簡單的歌曲唱出感染力就不見得容易,孟慧圓的《月牙兒》固然還有進步的空間,卻不影響歌曲及歌者帶出的情感、情懷的觸動性——淡淡的,暖暖的,就猶如一彎明月照進(唱進)了心里。(文/樹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