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有一檔綜藝節(jié)目真的是太火了。
那就是芒果的《聲生不息寶島季》。
從開播到現(xiàn)在,每一期節(jié)目播出之后都能沖上熱搜。
毫不夸張地說,這檔綜藝節(jié)目絕對是火了。
其實這個結(jié)果是可以預(yù)料到的,畢竟上一季的《聲生不息港樂季》就是大爆款。
作為一檔綜藝節(jié)目來說,第一季要是大獲成功之后,第二季是最好做的。
說得直白一點,只要第二季不要出現(xiàn)什么大的錯誤,肯定還是爆款。
只是能爆到什么程度,那就有點不好說了。
如果要是在嘉賓陣容、選曲賽制、舞美道具等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話,那可能會超越第一季,但這樣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因為第一季大爆之后,觀眾心里對第二季的預(yù)期實在是太高了,必須要超水平發(fā)揮才能讓觀眾滿意。
那么問題來了,《聲生不息寶島季》比起上一季來說是超越還是不及呢?
實話實說,我覺得是超越。
首先,在嘉賓陣容上有超越。
相信節(jié)目一開始的時候,很多觀眾都在吐槽嘉賓咖位不足。
既然是臺灣音樂,周華健、羅大佑、周杰倫、伍佰等等那些老前輩一個沒來,怎么能叫陣容豪華呢?
其實大家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要從宏觀上來看這件事。
這次的嘉賓不是只有常駐嘉賓,還有主會場的飛行嘉賓和臺灣分會場的飛行嘉賓。
如果要是算上這兩個會場的飛行嘉賓,那這個陣容是不是已經(jīng)夠豪華了呢?
除此之外,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是非常敏感的,因為立場問題,很多人是請不得的。
到底哪些人能請哪些人不能請,有時候咱們普通老百姓并沒有芒果清楚,畢竟人家是資本。
當你把主觀和客觀因素都考慮在內(nèi)的話,這個陣容已經(jīng)算是相當豪華的了。
其次,舞臺舞美的升級。
主會場的舞臺就不用多說了,只要嘉賓能想到的都能實現(xiàn)。
重點要說的是臺灣分會場,每一期找到的場地都實在是太美了。
毫不夸張地說,歌手能在那樣的美景中唱歌,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啊!
經(jīng)過幾次公演之后,這檔節(jié)目給觀眾留下很多精彩的翻唱作品。
這些作品不僅讓觀眾感受到了經(jīng)典的魅力所在,還讓大家看到了節(jié)目中這些嘉賓的才華。
一檔綜藝節(jié)目再好,那也總是會有不好的聲音出現(xiàn)的。
在每一檔音綜播出之后,專業(yè)樂評人一般都會出來點評一下嘉賓的表現(xiàn)。
在眾多樂評人中,有一位靠“毒舌”出圈的,那就是丁太升。
在《天賜的聲音》中,丁太升曾多次因為自己的毒舌被懟。
懟來懟去,這位樂評人便出圈了,簡直可以說是名聲大噪啊!
不過,看多了丁太升的點評之后,很多觀眾對他都有些反感,因為他就是為了毒舌而毒舌。
說得簡單一點,丁太升的點評風(fēng)格就是挑刺,基本上沒有夸贊,只有吐槽。
比如李榮浩的新歌《烏梅子醬》火了,他出來點評說俗不可耐。
在《聲生不息寶島季》這檔節(jié)目播出之后,丁太升也經(jīng)常出來點評。
在“三公”上半場結(jié)束之后,丁太升又來點評了。
對于丁太升的點評,老實講,我是不敢茍同的。
接下來我就說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丁太升對那英的“毒舌點評”,真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丁太升點評那英翻唱的《給我一瓶魔法藥水》,他說“那英的演唱有一個問題就是時代感太重了,沒怎么抓住這首歌的精髓,就是還是得渾不吝一些,所以那英的問題在于還是沒太能放下身段”。
丁太升這番點評可以說是很毒舌啊!
不過,我不太認同,那英唱得時代感太重,這意思不就是在說唱的有點老派嗎?
說白了,每個歌手都有屬于自己的風(fēng)格,那英是那個年代的歌手,他唱出來不就應(yīng)該是那個味兒嗎?
這就好比你讓劉文正去唱這首歌,那他肯定就是《雨中即景》那種味道。
我覺得翻唱歌曲并不一定非要去完全按照原版去模仿吧!
原版是什么味道翻唱就要是什么味道,那翻唱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呢?
這些年來,大多數(shù)音綜里都玩翻唱,都是以前那些經(jīng)典歌曲。
很多歌手在翻唱的時候唱出了自己的特色,甚至讓人都忘記了原版。
比如這一季華晨宇改編翻唱的《舞娘》,和蔡依林版本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可誰敢說這不是一個好作品呢?
每位歌手都有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想表達什么就唱什么。
那英就是想要給自己團隊的工作人員唱一首他們喜歡的歌讓他們開心一下,他做到了。
《給我一瓶魔法藥水》這首歌唱出了那英自己的風(fēng)格,讓人聽得很快樂,這不就夠了嗎?
那英愿意去挑戰(zhàn)現(xiàn)在流行的新歌,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
在《聲生不息》的舞臺上,所有人都在致敬經(jīng)典,那英卻要用她創(chuàng)造過經(jīng)典的聲音去唱現(xiàn)在的新歌,實屬不易。
大家都知道,在音綜里翻唱經(jīng)典老歌是為了讓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多聽一下這些經(jīng)典,不要忘記這些經(jīng)典,好讓這些經(jīng)典傳承下去。
說白了,還是因為怕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聽那些經(jīng)典老歌唄!
反過來說,70后80后的那些人只喜歡聽那英的《霧里看花》和《征服》,誰又會聽現(xiàn)在流行的《給我一瓶魔法藥水》呢?
有了那英的翻唱之后,那些喜歡那英的“父輩觀眾”不就跟著去聽這些年輕的音樂了嗎?
老一輩的經(jīng)典需要傳承給年輕一代,同時,現(xiàn)在的好音樂也應(yīng)該讓老一輩去聽一聽,這才是音樂的交流,這才是《聲生不息》的意義,不是嗎?
老歌可以新唱,新歌也可以老唱,如果翻唱要只是盡可能還原原版的話,那真的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第二,丁太升對馬嘉祺的“毒舌點評”,真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丁太升對馬嘉祺這次的《不為誰而做的歌》的點評是“馬嘉祺的問題就比較明顯了,他的嗓音太直白了,比于文文更直白,好在馬嘉祺有一個偶像身份,他不一定非要走職業(yè)歌手這條路,他有很多的工作機會可以選擇,但是如果馬嘉祺非要走職業(yè)歌手這條路的話,那就太難了,除非他能一直遇到像《你的樣子》這么優(yōu)秀的作品,不過顯然這個愿望太奢侈了,所以小馬同學(xué)不妨重新規(guī)劃一下自己的職業(yè)之路,趁年輕還來得及”。
丁太升對馬嘉祺的點評簡直可以說是毒舌中的毒舌了,直接讓馬嘉祺換一個職業(yè)。
看到這個觀點之后,我是非常不認同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quán)利,老百姓都可以因為喜歡而走上唱歌這條路,為什么馬嘉祺不可以呢?
丁太升說馬嘉祺的聲音太直白了,但我們從其他人口中聽到更多的是馬嘉祺的聲音太干凈了。
在馬嘉祺的幾個翻唱作品中,很多觀眾聽完之后反饋都不錯,都覺得他的聲音讓人聽得很舒服很治愈。
音樂是有很多種類型的,苦情歌手唱小甜歌肯定多少不是味,大家完全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歌曲去唱!
再者說了,馬嘉祺還年輕,經(jīng)歷的事情太少,嗓音直白也是很正常的。
話說回來,哪一個二十歲左右的歌手能唱得那么完美呢?
丁太升讓馬嘉祺換一個職業(yè),這絕對是華語樂壇最大的悲哀。
試想一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偶像,在他們的帶動之下才會有那么多人喜歡聽音樂。
要是所有的偶像明星都因為大白嗓不唱歌,那華語樂壇怎么發(fā)展,難道說聽眾不會越來越少嗎?
如果沒有馬嘉祺去翻唱劉文正、李宗盛那些人的經(jīng)典歌曲,你覺得有幾個年輕人會主動搜索這些老前輩的歌曲聽呢?那音樂又怎么去生生不息呢?
第三,丁太升對楊乃文的“夸贊”,真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在這期節(jié)目中,楊乃文唱了自己的代表作《推開世界的門》。
自己唱自己的歌,好不是應(yīng)該理所當然的嗎?
然而,丁太升是這么點評的“這首歌里有一個美中不足,就是快結(jié)束的時候楊乃文有一個高音沒唱上去,雖然是一種瑕疵,但是其實這個也是非常打動我的地方,現(xiàn)在人們對于技巧技術(shù)有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魔怔,仿佛你在表演過程中不飆幾個高音,不炫幾個技,就不能叫一個歌手一樣,太病態(tài)太扭曲了,又一次黃霄雲(yún)即興唱了一首《星辰大海》,有一個音唱破了,我說反而這部分你唱得非常好。”
丁太升對楊乃文的夸贊是她有一個高音沒唱上去,這個非常真實,非常打動人。
與此同時,丁太升還舉了他在《天賜的聲音》中夸贊黃霄雲(yún)唱破音的例子。
實話實說,對這種觀點我是非常不贊同的。
在《聲生不息寶島季》這檔節(jié)目播出之后,丁太升點評張杰的《天天想你》和《身騎白馬》是在炫技,現(xiàn)在他又說楊乃文這是真實。
其實大家要是多看一些丁太升的點評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的世界里,只要唱高音那就是炫技,只要是哽咽了、破音了等等這些就是真實的有感情的。
看到這樣的聲音我真的想問一下,難道說張杰的正常聲音不是就那么高嗎?
如果要說張杰這叫炫技,那周深唱歌豈不是開口即炫嗎?
《天天想你》這首歌被張杰翻唱得那么有感情,他還能唱得那么穩(wěn)定,這居然還要被批。
難道說唱感動了只能高音不穩(wěn)定或者是唱不上去才是正確的嗎?
高音即炫技,哽咽到失誤才是真實情感,我覺得這樣的點評才是病態(tài)的,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難道說好的音樂不應(yīng)該是該飆高音就飆高音,該有情感就有情感嗎?
當技巧和情感同時都存在于一首歌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好音樂,不是嗎?
看完丁太升對這期節(jié)目的點評,我真的是不敢茍同,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