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群民工胡亂敲擊飯盒的節(jié)奏被一個人無意間聽到,誰曾想,就是這個敲飯盒的節(jié)奏經過改編后竟成了全國幾代人心目中的經典旋律。
這段耳熟能詳?shù)墓?jié)奏就是出自1986年央視版《西游記》的主題曲《西游記序曲》(別名《云宮迅音》)的選段,當《西游記》在央視首次亮相時,在我們耳邊首先響起的不是角色的對話而是這段類似“噔噔噔蹬……”的節(jié)奏配樂。
有人說這段音樂非常魔性,也有人說這段配樂給人一種孫悟空上天入地的畫面感。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曉這段伴奏的作者以及它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
許鏡清,國家一級作曲家,1965年從哈爾濱藝術學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北京農業(yè)電影制片廠任作曲一職,他的音樂作品涵蓋多個領域多種器樂,先后為多部電影制作配樂。
但在86版《西游記》系列曲目大獲成功之前,他一直知名度不高也沒有做到享譽業(yè)界的程度。
命運的轉折點是《西游記》導演楊潔的伯樂之舉,她一直為沒有敲定片頭曲而發(fā)愁。有一次,無意間楊潔聽到許鏡清創(chuàng)作的曲目非常符合花果山猴子們的靈動個性,于是便讓人立即聯(lián)系他。
1983年,許鏡清正式加入劇組,第一天導演便要求許鏡清著手創(chuàng)作主題曲目,但卻沒有給予什么參考的資料,這確實給許鏡清帶來不小的壓力。
因為此前已經有七位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都被楊潔導演否決了,這也說明能夠獲得導演青睞的必須是既符合劇情設定而且足夠新穎的作品。
1986年,《西游記》在央視播出之前,劇組突然接到消息,要將之前一位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片頭曲換掉,楊潔導演將這項任務又交給了許鏡清。
很多時候,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往往在一瞬間閃現(xiàn)。
這首曲子要概括《西游記》包羅萬象的內容,許鏡清費勁了心細,思索了兩三天都沒有寫出來。
一天中午,許鏡清正在書桌前思索配樂時,正巧家附近工地的一群民工拿著鋁飯盒從窗邊路過,他們邊走邊用筷子隨性地敲打著節(jié)奏。
這看似是無序的聲音卻打動了許鏡清的心,他趕緊拿起紙筆用音節(jié)標注出來,經過一番推敲打磨,這首《西游記序曲》的經典節(jié)奏就這樣被創(chuàng)作出來。
但事情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他提交的成曲很快被一眾專家否定,理由竟是在演繹方式上選用了電子鼓、電吉他、電貝司等西式電音和民族樂、管弦樂相結合的風格,不符合中式古裝的氣質。
面對爭議,許鏡清表示神話本就包含脫離現(xiàn)實的部分,電子音樂才更能彰顯出孫悟空翻筋斗云等神通廣大的本領。雙方各持己見,但反對聲眾多,甚至要求他離開劇組,最后楊潔導演力排眾議支持許鏡清的想法。
這首曲目一經播出便收獲了劇迷們的好評和熱議,要知道當時我國還不流行電音音樂,它的誕生讓業(yè)界和大眾都知道了,音樂還能這樣創(chuàng)作。
到了2003年,有網友將這首經典曲目起名為《云宮迅音》,說明這首曲子非但沒有被遺忘,反而仍然被很多人喜愛著。
此外,許鏡清創(chuàng)作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獲得1988年首屆中國十大金曲獎。可惜的是,如此輝煌時刻,在頒獎禮上卻沒人邀請創(chuàng)作者本人前去領獎。
頒獎儀式過后很久,許鏡清才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他主動聯(lián)系主辦方,才通過快遞獲得這一遲來的榮譽。
在86版《西游記》中,《豬八戒背媳婦》和《天竺少女》配樂同樣得到大眾好評,在一段時間成為彩鈴下載的潮流選擇,這包含著一筆可觀的版權費用,可許鏡清僅獲得8000元左右的版權費用,確實令人覺得唏噓。
許鏡清的心態(tài)尤其好,他認為只要自己的作品能獲得大家的喜愛,利益榮譽都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德高望重的音樂大師。
2017年,許鏡清登上央視熱門欄目《朗讀者》,沒想到過了三十多年,他的作品依然能打動現(xiàn)在的觀眾,許鏡清既驚喜又感動。
時年75歲的許鏡清并沒有選擇頤養(yǎng)天年,而是選擇繼續(xù)投身于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yè)。他計劃制作《女兒國》音樂劇,并繼續(xù)選用電音作為配樂元素,為了呈現(xiàn)出輕快通俗的氛圍。
在創(chuàng)作86版《西游記》時,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讓許老印象深刻。
當時他與導演楊潔爭論歌曲的歌詞部分,楊導認為其中兩句不應該是“悄悄問哥哥,女兒美不美?”而應當改成“悄悄問圣僧,女兒美不美?”哥哥的稱謂確實很像陷入感情中的善男信女的稱謂。
但楊潔導演認為,身為女兒國國王,一個集美貌、智慧、權力于一身的女人,必須要站在大女人的角度去對待她所傾慕的對象。
在許鏡清看來,楊潔導演就像那女兒國國王一樣,柔情中帶著剛強,令人佩服。
縱觀幾十年的影視發(fā)展,1986年央視《西游記》成為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實屬偶然中的必然。
劇情的生動、演員的敬業(yè)演出、制作團隊的堅持完美以及許鏡清先生的動人旋律都共同推進了這部影視佳作的成型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