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文盲”這個詞匯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眾人的熱議。
拔出蘿卜帶出泥,“你這個老六、雞你太美”等諸多網(wǎng)絡用詞,被官媒痛批:惡俗爛梗。
然而和樂壇中的“毒歌詞”相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文字表達唯美的意境,演唱者和聆聽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本是一種“享受”。
但如今的華語樂壇,一顆“毒瘤”正在日漸滋長,到了失控的地步。
楊坤曾經(jīng)接受采訪的時候說,華語樂壇倒退了10年,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保守。
影視劇的質(zhì)量,取決于劇本的好壞,演員的演技。
這些年來爛片橫行,不否認演技是一個不否忽略的問題,劇本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就像是華語樂壇的音樂一樣,歌手的嗓音各有特色,本可以走上一個更高的層次,為何人們反反復復聆聽老歌?
“毒歌詞”、“口水歌”、聽起來很過癮。
但細細觀看歌詞,著實讓人無法恭維,如鯁在喉、如坐針氈、如芒刺背!
《黑桃A》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hey ah ah 你是我的寶貝,想你的滋味隱隱作祟”。
幼兒園的很多孩子,即便吐字不清楚,也可以唱出來了。
是不是覺得好奇,孩子怎么能唱出來?這首歌有什么問題?
單獨看這么一句,并不覺得哪里有妥當。
但是聽完整首歌之后,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長長的腿一尺八的腰圍,此刻我只想親吻你的嘴,拿來吧你,Mu Ma”。
這樣的內(nèi)容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如果說圖個樂呵,也就算了。但是沒想到,幼兒園的老師,將這樣的歌曲,拿到了課堂上,普及給孩子。
如此露骨的內(nèi)容,沒有含金量,處處透露著低俗。
這些內(nèi)容,真的適合三四歲的孩子?
平心而論,這首歌確實很火,甚至紅遍了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
但并不代表,《黑桃A》含有營養(yǎng),換句話來講,就是在荼毒孩子的童真世界。
這樣的歌曲,在樂壇中并非是個例。
還有《佤咖啡》這首曲目,謎一樣的名字,賺足了眾人的眼球。
“你四我的迪麗熱八,我四你的柳德發(fā)”
發(fā)音不標準可能是刻意而為之,但無腦的排列和組合,真的是讓人頭皮發(fā)麻。
土到極致是潮流,但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頗有一種在“旱廁喝紅酒”的感覺,這就是歌詞創(chuàng)作者的意境?
為了博人氣,選擇劍走偏鋒,我不明白這樣的內(nèi)容,在樂譜上跳動,刺痛的是誰的神經(jīng)?
《燃燒我的卡路里》這首歌,備受健身群體喜愛。
作為電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這首歌的熱度,可謂是紅遍了千家萬戶。
“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鍋米飯大盤雞”
宛如相聲報菜名一樣,雖然很押韻,我就想問一句,這就是水平?
據(jù)說這首歌曲,與王蓉《要抱抱》相似度達到了80%。
76秒對比多處雷同,到底是致敬?還是“參照”我們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不少人被“洗腦”,沉浸在歡快的曲風之中,完全忽略了歌詞的口語化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學貓叫》這首令人尷尬的曲目。
這首歌的特點就是“上口”容易,沒有任何的難度,非常容易學會。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會覺得莫名的起雞皮疙瘩。
真的是無法想象,歌詞的創(chuàng)作者,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人?
可以將少女戀愛的“撒嬌”,與“貓”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
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在用撒啞的聲音,酣暢淋漓的演唱著《光輝歲月》。
再過多年之后,是否會有人繼續(xù)學貓叫?
根據(jù)這首歌,也可以延伸出“我們一起學蚊叫,一起嗡嗡嗡嗡,在你面前睡個覺,你咬我一身包,我的心里好煩躁,你卻還在接著吵”?
音樂需要百花齊放,但如此風格,沒有任何的文化底蘊,真的不是拖樂壇的后腿?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古裝劇的插曲《涼涼》,也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存在。
坦白來講,至今為止,我都沒有搞清楚。
“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護著我”
這句歌詞中的思念,都已經(jīng)成為了“河”,如何又轉(zhuǎn)變成為了春泥?
白淺和夜華情到深處的時候,BGM就會響起。但這樣的詞匯,毫無任何的關(guān)聯(lián)性,經(jīng)不起推敲,真的不尷尬?
這些有歌詞的曲目,相對來講可以感受到意境。
甭管“詞匯”是否關(guān)聯(lián),有沒有營養(yǎng)價值,至少聽眾們,在聆聽的時候,可以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唯美的意境。
但《無字歌》的創(chuàng)作,從哼唱到吶喊,被稱之為“代表作”,真的是太離譜。
作為華晨宇的代表作,我認認真真的聆聽了3遍,整個人的直觀感受:心亂如麻。
可能是打開的方式不對?又或者說自身的境界不高?
懷著好奇心,我去了解了一下,華晨宇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這首歌曲,突然之間“悟了”。
這位歌手聲稱,在封閉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無字歌》。
就像是歷史上的“武曌”一樣,墓碑上沒有留下一個字,留給眾人評價。
華晨宇認為填詞都是多余的,聲音和旋律交織在一起,才是情感上的共鳴。
據(jù)說500個人同時聆聽的時候,腦海中會產(chǎn)生500個畫面。這首音樂的境界非常高,完美無暇。
那種高級的孤獨感,是聆聽者感受不到意境。我更好奇第二遍再唱的時候,華晨宇是否可以一模一樣?
音樂的本身,就是文字和旋律結(jié)合在一起,醞釀出來的精神源泉。
好的音樂可以讓歌手一夜成名,比如《新貴妃醉酒》的李玉剛,紅遍了大江南北。
又如《瀏陽河》這首曲目,可以帶動旅游景區(qū),吸引到游人如織。
一首好的歌曲,是情感上的醞釀,“詞曲”不分離。
真正的實力,應該像黃家駒、黃霑這樣。
《上海灘》前奏一響回憶涌上心頭,無論在什么時候聽起來,內(nèi)心都會悸動。
快意江湖的《滄海一聲笑》,每次聆聽的時候,腦海中都會出現(xiàn),主角們在黃昏下,騎著馬告別遠去。
《我的中國心》這首錄入小學課程的音樂,試問整個華語樂壇,有幾首歌可以做到?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一切,烙上中國印”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這首歌曲“振奮”人心的力量,是一種血液文化的傳承。
鏗鏘有力的文字,也通過旋律烙印在了聽眾的心里。
這些都是黃霑填詞,樂壇中留下的輝煌一筆。
反過來再說黃家駒,《光輝歲月》至今仍在流傳,僅僅是旋律好聽?
多少人學習粵語,beyong創(chuàng)作的曲目,是一種信仰,給人鼓舞和力量。
同樣是接地氣的詞匯,但卻帶聽眾震撼人心的力量。
口水歌的創(chuàng)作者,是否應該深刻的反思?音樂的魅力、核心點到底在哪里?
《海闊天空》中那一句“原諒我這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觸動了多少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
理想和現(xiàn)實碰撞出來的“源泉”,每每聽起都讓人熱淚盈眶。
不可否認,依然有很多創(chuàng)作型的歌手,在勤奮耕耘,帶來優(yōu)質(zhì)的音樂。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蒼白無力。
“毒歌詞”、“口水歌”的出現(xiàn),金子逐漸被埋沒。
眾人一邊抱怨,樂壇在不斷的倒退,沒有了曾經(jīng)的味道和感覺。
卻從未真正的去想過,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歌的魅力,傳承至今一遍遍的洗禮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
同樣是在聆聽音樂,為何如今的樂壇“變味”了?
“絕望文盲”這個詞匯的出現(xiàn),不僅僅體現(xiàn)在影視領域,樂壇也有這樣的“毒瘤”。
文字是歲月的陳釀,本應該呈現(xiàn)出幽香,如今卻像個笑話。
《肝腸寸未斷》這首歌,中有這樣一句詞。
“霸王收起劍,別姬已走遠”,虞姬成為了“別姬”,斷章取義的填詞,不覺得尷尬?
填詞的人是否真的去了解,“霸王別姬”這個橋段?
除此之外還有《盜將行》,“我與虎某早餐”,你是多大的膽子,就不怕老虎吃了你?
據(jù)說這首曲目,需要站在古人的層次去理解。
“茍政猛于虎也”就是歌詞中的“虎”,頗有一種譏諷的味道。
但“早餐”這個現(xiàn)代化的詞,拼湊在一起,強行堆砌的高尚,不違和?
經(jīng)典之所以被稱之為“傳奇”,不是張口就來的“文字拼湊”。
時至今日很多人都喜歡老歌,僅僅是“懷舊”的濾鏡?
不,這些老歌的詞都朗朗上口,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故事展開。
旋律和文字雙管齊下,會帶聆聽者一種精神層面的“洗禮”,反觀當下的樂壇,這種“瑰寶”正在慢慢的消失。
最近又活了一首“口水歌”,戲腔演唱的《覺悟》。
“我是配角怎敢吃醋,我是過客早有覺悟,我是你不值一提的可有可無”。
第三者的委屈,淋漓盡致的演唱了出來。
這是樹立了什么樣的價值觀?“配角、過客”余生不同路,真的講述的是“失戀”?
也許每個人聆聽的過程中,都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受。
戲腔演唱出如此“委屈”的姿態(tài),很難不讓人去浮想翩翩。
“毒歌詞”、“口水歌”、“畸形價值觀”的傳遞,宛如“毒瘤”一般,正在失控的發(fā)展,有關(guān)部門應該管管了。
樂壇不缺這些殘次品,想要推動這個行業(yè)發(fā)展,唯有真材實料,才可以挽回局面。
希望這些“文盲”,不要再挑戰(zhàn)歌迷的底線,將機會留給真正有才華的人。
90年代的歌手正在逐個落下帷幕,未來的華語樂壇,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今的你,喜歡聽老歌,還是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