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經(jīng)常聽到身邊有人嘆息:“今年春晚沒意思,一年不如一年”。
第二年呢,他們還是原話,春晚沒意思,一年不如一年,就這句話大概只要活著,他能一直說到死,哈哈!
當然,隨著時代發(fā)展和地方電視臺,各綜藝節(jié)目的興起,不可避免春晚跟不上大眾娛樂欣賞的腳步了,眾多年輕人已轉(zhuǎn)移了目光。春晚也不再是老百姓年夜飯桌旁一道不可或缺的硬菜,大家在看春晚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吧?
小時候,俺們村沒幾臺電視,看春晚屬于一種稀罕活動,先富起來的三叔給爺爺家添置了一臺熊貓黑白電視機,引起的事態(tài)是每天晚飯后四鄰八家會集中到爺爺家,等著盼著主人家趕緊吃完飯打開電視按鈕。年三十尤其人多,當趙忠祥和倪萍的聲音響起,意味著歡樂時刻拉開序幕,每個人都看的津津有味,有時候還會哄堂大笑。
可短短幾年時間,家家都有了電視,尤其步入九十年代,我們慢慢長大,到三十晚上,爺爺、奶奶的屋子再也沒有人擠在一起看春晚了。我怕二老寂寞,陪著他們呆會兒,但困勁兒上來后,依著炕頭就犯迷糊,聽到爺爺、奶奶的笑聲,忙又睜開眼睛陪著笑幾聲。
想起那時候的日子好溫馨,春晚兼顧老人孩子,大家都能看懂,陳佩斯、馮鞏等笑星也總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題材和笑點,一代又一代笑星,從獨領(lǐng)風騷若干年到被后起之秀拍在沙灘上,人們總會有新的期待,早早坐在了飯桌旁,等待春晚序幕的開啟,現(xiàn)如今再也找不到那種的感覺了。
當前,語言類節(jié)目好像走到了青黃不接的階段,岳云鵬等后起之秀總挑不起搞笑大梁,每年都來的孫濤這些人大概從不體驗生活,一句:‘我驕傲’,說了一輩子,關(guān)鍵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槽點、笑點可以被搬上屏幕,但你變成了“高雅”的舞臺劇—,說實話老百姓還是對柴米油鹽更熟悉一些。
以往大家看春晚,都是從春晚中感受過年的氣氛,尤其語言類節(jié)目一出場,觀眾們被逗得人仰馬翻,臺下的觀眾更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開心。但如今沒笑點也可以,別讓我們跟著尷尬啊?笑吧,張不開嘴,不笑吧,看你演的累,難不難受?
多么懷念他們的前輩,曾帶給了我們多少歡樂?前有馬季、姜昆、陳佩斯、侯耀文、趙麗蓉,馮鞏等人;接著趙本山、潘長江、黃宏、宋丹丹、蔡明、郭達、郭冬臨等又一代人,創(chuàng)造了多少經(jīng)典曲目?也為央視帶來多少個收視率的奇跡,每個作品都能拿出反復品讀,看一次笑一次,語言功底之深厚可見一斑;再后來有沈騰、馬麗、賈玲、岳云鵬等后起之秀登場,再再后來呢?對不起沒有后來了—
而且,以前的節(jié)目都是出梗的,幾乎每一個小品大家都印象深刻,甚至張口就來,例如:點頭兒Yes搖頭兒No,來是Come,去是Go;自行車?要什么自行車啊;公雞中的戰(zhàn)斗雞,歐耶;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嚎~~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嚎~~
談起起這波回憶殺,我想笑著哭,為啥呢?因為懷念,懷念那段拼搏的歲月,懷念那些歡樂的時光,更懷念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春晚的小品開始玩起了網(wǎng)絡(luò)“爛梗”,臺下的觀眾更是要多敷衍就有多敷衍,甚至有些人還在臺下犯困,這在以前的春晚舞臺上肯定是不會出現(xiàn)的。
青年演員們沒有好的作品,僅僅是春晚的舞臺壓力大嗎?僅僅是春晚審核嚴謹嗎?no!是你們脫離了群眾,沒有去他們中間體驗生活,感受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個好的作品是需要提前幾個月時間細心打磨鍛造出來,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用心去創(chuàng)作,而不是拼湊,對嗎?但如今又有幾人能做到,有時間多參加幾個綜藝秀,會帶來多少利潤啊?
那導致的結(jié)果是吐槽點越來越多,大眾面前越來越不受待見,真希望你們能好好珍惜這個舞臺,靠本事吃飯。
所以,老百姓不想因為“情懷”而關(guān)注春晚,他們只是希望在快樂的時光里迎接新年,年輕演員們,是不是該好好搞創(chuàng)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