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一篇課文,就是這篇《飛奪瀘定橋》。
當年正在朗讀課文的我,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會有一部國產(chǎn)新片,鏡頭對準當年的瀘定橋——就像課文所寫的,“瀘定橋離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十三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九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現(xiàn)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
以及,課文中那22名“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的英雄。
注意課文中那句話,“二連擔任突擊隊”。
該如何形容這群這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多年后,這部電影用片名給出了答案——《勇士連》。
其實當年讀課文的時候,腦海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幅幅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畫面,但當真正看到那繽紛的炮火,叫人心驚膽寒的“紅褐色的河水”,還有那蕩秋千一樣的鐵鏈,還是被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但這么一部再現(xiàn)瀘定橋激燃對戰(zhàn)的網(wǎng)絡戰(zhàn)爭片,論制作規(guī)模,不會有《長津湖》那樣恢弘浩瀚的場面,論陣容,也只有王挺、范雷兩張熟臉。觀眾,特別是這屆年輕觀眾,會買賬嗎?
還真買賬。影片上映不過5小時,就拿下飆升熱榜第一。
有觀眾留言,“特效、演員、場面都相當可以的網(wǎng)大”。但更多人只留下同樣的四個字:致敬先烈。
或許,這四個字,比任何數(shù)據(jù)都更能說明,這部電影,應該能配得上,當年大渡河上那場悲情壯美的戰(zhàn)役,對得起,那群真正的勇士。
一部網(wǎng)大電影,是怎么做到的?不如一起隨著鏡頭,回到那炮火紛飛的戰(zhàn)爭年代。再看一遍,那支勇士連,如何——飛奪瀘定橋。
1、入戲:飛奪瀘定橋
好的電影能讓你1秒入戲,《勇士連》就是如此!
電影開篇,我直接被鎮(zhèn)住。
鏡頭跟隨一只飛鳥,飛躍大渡河。
遠遠望去,那條窄窄的鐵索橋,就是瀘定橋。
開戰(zhàn)前,交戰(zhàn)雙方都藏在工事背后。
鏡頭反復切換,一頭,我們的紅軍,嚴陣以待,準備沖鋒。
另一頭,是守城的敵軍,早已在瀘定橋對面筑好工事,憑著天險,架設重機槍,靜待紅軍過河。
背景音,是鐘表的秒針,滴,滴,滴,滴的聲音。
幾個鏡頭反打之后。
屏氣,凝神,背景音消失,時間凝固。
紅一軍團二師四團團長黃開湘看了看時間,一聲吶喊——“上橋”!
勇士連,沖鋒,開火,爬上瀘定橋的鐵索。
而鏡頭如地震般狂抖,號手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瀘定橋兩岸。
敵軍的重機槍火力兇猛,迫擊炮一輪輪開炮。
炮火雨點般落在我進攻部隊藏身的橋對岸,頓時一片血肉橫飛,戰(zhàn)況慘烈。
而勇士連的戰(zhàn)士們頂著炮火,一步步在鐵鏈上攀爬,橋下江水湍急,即使沒有炮火都驚心動魄,何況敵人的子彈正如江水般向戰(zhàn)士們?yōu)恚跬︼椦莸倪B長只能大喊:臥倒。
向哪里臥倒?鐵索。
此時的大渡河兩岸,殺聲震天,我軍后續(xù)的戰(zhàn)士們帶著過橋的木板想要沖上去,卻被敵人的重火力堵住去路。
鏡頭拉到大全景,鐵索橋上的戰(zhàn)士們也在洶涌炮火中不斷落水犧牲。
連長對戰(zhàn)士門大喊:加快速度!
戰(zhàn)士們士氣高漲,不怕犧牲,但即使奮力攀爬,也難以在鐵索上來去自如。
此時鏡頭回拉,拉回到了我軍的號手,奮力吹響的沖鋒號。
我也正是隨著這一聲聲熟悉的沖鋒號聲,正式入了戲,戰(zhàn)斗只進行了一半,一股濃烈的情緒已經(jīng)被點燃。
戰(zhàn)況慘烈,早已料到,但,前有大渡河上流水湍急,后有槍林彈雨炮火轟鳴,勇士連如何在不可能中創(chuàng)造可能?被困在鐵索上的戰(zhàn)士們,如何跨越天險?
懸念埋下,這個開場,讓人感到一絲驚艷。
這也是我覺得《飛奪瀘定橋》聰明的地方。
影片確實比不上那些院線戰(zhàn)爭電影的大手筆,大特效。
但。不依賴大場面,專注一場觀眾記憶中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把課本上的畫面,一幕幕還原出來,小細節(jié)打磨好,成本未必高,但誠意絕對不低。
此時,幾個大字映入眼簾,《飛奪瀘定橋 勇士連》!
這導演,懂行,開場就拋出大場面,吸引觀眾,接下來,好戲開演。
2、再入戲:疾行240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四渡赤水之后,國民黨的追兵仍然緊追不舍,為甩開國民黨的追擊,紅四團接到上級指令,必須先于敵人,奪下瀘定橋,為其他部隊開拓生路。
整部影片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此背景之下。
但,如果只拍飛渡瀘定橋,無論如何撐不起一整部影片,不是時長撐不起,而是不足以呈現(xiàn)出這場偉大的戰(zhàn)役。
怎么拍才行?
影片將故事,倒回到戰(zhàn)役三天前,呈現(xiàn)了勇士連從安順場到瀘定縣,整個戰(zhàn)役的全貌。
觀眾可以看到,在安順場,紅軍當時的計劃,還是找船。
但一場艱難的戰(zhàn)斗結束后,我軍拿下了安順場,卻只找到一艘船。
此時鏡頭拉遠,對面是被國民黨燒毀的船只。
接下來一段部隊短暫休整中的鏡頭,
交代了此時的戰(zhàn)局:敵人加速包抄而來,紅軍改變計劃,兵分兩路行軍,在瀘定橋匯合。“如果再不撤,我們就是另一個石達開。”
但是,紅軍主力到底瀘定橋以后怎么辦?當然是渡河。
沒有船,那么要渡河,就只能背水一戰(zhàn),強渡13根鐵索,拿下瀘定橋。
誰來負責這個艱巨的任務?四團。
誰來打先鋒?勇士連。
那接下來拍什么?答案還是在當年的課文中。
許多觀眾都記住了飛奪天險的驚險之戰(zhàn),但課文中還有一行字:晝夜行軍240里。
這,其實本身也是一個奇跡。
當年紅4團在突破國軍阻礙以后,距離瀘定橋還有240里的路程。而剩下的時間,只有一天。
一天,就算是單純行軍240里,已經(jīng)是艱巨的任務。但敵人可不會讓我們的紅軍暢通無阻。
從歷史來說,這自然是令人驚心動魄的進擊,對于一部戰(zhàn)爭片,則多了更多戲劇張力,故事更有起伏。
隨著四團長一聲令下,晝夜行軍240里,正式開始。
故事這里,整整17分鐘,我沒分過神。
但沒想到,接下來,故事張力不但沒有減弱,反倒不斷漸入佳境。
就算小屏幕,它也能讓你近距離感受什么叫死戰(zhàn),鏖戰(zhàn)。
驚險程度飆升——影片中大量的槍戰(zhàn)、雨林炮火、極速行軍、戰(zhàn)壕攻堅等燃爆場面,都讓一往無前的紅軍精神更加震撼人心。
我軍,奮勇前行;敵軍,密林冷槍。
怎么打?
翻懸崖,過峭壁,繞到敵軍后邊。從敵人打我們的伏擊,變成我們打敵人的伏擊。
從槍炮,到刺刀、短刃,到赤手空拳的近身肉搏。
激烈槍戰(zhàn)、肉搏廝殺、極速前行,驚險情節(jié)此起彼伏。
被動,變主動。
沒想到吧,這樣驚心動魄的大場面竟是來自于一部網(wǎng)絡電影。
雖然還沒抵達大渡河,但幾場行軍路上的遭遇戰(zhàn),照樣沖擊感十足。
拍出了戰(zhàn)斗的真實感和激烈感 ,看得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除了幾處小型遭遇戰(zhàn),一場戰(zhàn)壕攻堅更是拍得有模有樣。
連續(xù)急行軍后,作為開路先鋒的勇士連遇到了硬骨頭。
敵軍一個營,依靠重火力,據(jù)險死守,想要拖住我軍。
兩臺重機槍,更是讓勇士連損失慘重。
等大部隊?王挺飾演的連長當機立斷:等大部隊上來,敵人準備充分,更不好打。拔不掉敵人重火力,誰來都一樣。
那怎么辦?叫來神槍手高進光,“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必須把兩挺重機槍給我搞掉。”
最殘酷的戰(zhàn)斗,開始了。
高進光英勇、冷靜、兇狠,且槍法犀利。
每一槍都瞄著敵軍要害,能準確擊中百米開外的敵人。
但,光這樣,打不掉敵人的重火力。如何破敵?以身為餌。
一槍,兩槍,三槍……
果然,敵人上鉤了。一場死神凝視下的沖鋒也開始了。
敵人的炮火果然被他吸引,但,也無形中露出破綻。
到最后,如何破敵?功成不必在我,擒賊先擒王。
這場戲,生動說明了,小場面怎么打得精彩?螺螄殼里做道場。動作戲,驚險戲,不缺;
英雄連的特質,更是在這片無名戰(zhàn)場蔓延開去。
仗打到這里,英雄連,終于就快要到達瀘定橋了。而觀眾也將這支隊伍,看得越來越清楚。
3、演員:好一支勇士連
飾演連長的,是出演過《我的長征》《三八線》等作品的王挺,有了他,這個連就有了主心骨。
必須說,王挺抗戰(zhàn)劇專業(yè)戶的名號,不是白叫的,不用化妝,觀眾已然就進入了角色。硬漢的骨頭,都是硬的。
而曾出演過《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范雷,則飾演了指導員老王。就連渡橋的時候,手里都緊握著一個本本。
為何,因為本本里記下了每一位犧牲的紅軍名字。
雖然,名演員就他倆,但電影塑造的,不是一兩個主角,而是一整個勇士連。
一個個任務驅動,戰(zhàn)士們一次次經(jīng)歷生死考驗,影片也由此臨摹出一幅勇士連的人性群像。
有的剛猛。
比如機槍手,24k純猛男,腿部中彈,依然跟著隊伍疾速前行240里。
有的義氣。
比如副機槍手,跟兄弟同生共死,共同進退。
有的熱血。
新加入隊伍的小兄弟,有血性,但沒打過仗。第一場仗打下來,整個懵掉。
但打到后面,看到戰(zhàn)友們一個個犧牲,挑起重擔,百步穿楊擊中敵人營長的,也是他。
戰(zhàn)場越殘酷,觀眾越是從戰(zhàn)士們的言語、動作和神情里,感受到了熱血與斗志。
也是在觀眾一個個認識了這些戰(zhàn)士之后,影片的高潮,終于到來了——越鐵索、奪瀘定。
這支晝夜奔襲240里的隊伍,在槍林彈雨之下,踩著13條鎖飛渡瀘定橋。
槍林彈雨,從戰(zhàn)士們的身體四周劃過。
滿眼望去,不斷有戰(zhàn)士遇險。
殘酷嗎?殘酷。但飛奪瀘定橋的壯美,恰恰也在殘酷中。
恐懼,是正常人的反應。但無懼,是勇士連的風骨。
電影沒有把這種艱險變成無腦的煽情,哄著觀眾哭。
而是盡量克制——用一個個戰(zhàn)場細節(jié),一個個戰(zhàn)士的犧牲,不斷在告訴觀眾:
何為勇士?
生死時刻,松開抓緊他的手臂,讓戰(zhàn)友活下去,是勇士。
豁出條命,只為突破敵人的火力點,也是勇士。
但,勇敢,不是從口號里喊出來的“大無畏”。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戰(zhàn)士,經(jīng)歷死亡與離別,從恐懼生出的無畏。
戰(zhàn)斗的最后時刻,來了,敵人已經(jīng)黔驢技窮,唯有在瀘定橋對面,燃起大火。
結果呢?課文也寫了,”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
沖!
飛奪瀘定橋,是一個早已被寫進課本的歷史事實,勝利必然是屬于我們的,但電影要拍出來的不只是結果。
是什么?
是英雄,是勇士連。
4、破局:網(wǎng)大戰(zhàn)爭片,就該這么拍
不吹不黑,一部網(wǎng)大戰(zhàn)爭片,能把戰(zhàn)爭戲拍成這樣,不寒磣。
但,電影當然不完美。
說白了,場面和細節(jié)有下功夫,可敘事還欠缺耐心。
比如,細節(jié)打磨,鐵鍋擋重機槍子彈,網(wǎng)友指出:不可信。
又比如,有的情緒,沒有表達出來,有的情緒渲染,又略顯過頭!
但,我依然認為電影值得推薦,為什么?
一是用心。
能看出影片的“窮”,但也能看出電影在“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用心。
雖然是網(wǎng)大,但在炮火中你能直接感受到電影級的質感。
動作場面,生猛直接,對得起觀眾。
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破局。
雖然影片的題材,在過往很多影視劇中都有展現(xiàn),比如電影《四渡赤水》等,但從沒有一部作品,全貌展現(xiàn)“勇奪瀘定橋”這場戰(zhàn)役。
過去沒有拍的,網(wǎng)大拍了,這就是破局。
當下的中國電影,除了大導演操盤的院線戰(zhàn)爭大片,撐起國產(chǎn)主旋律戰(zhàn)爭大片上限。
同樣也需要像樣的網(wǎng)絡電影,去拉開國產(chǎn)戰(zhàn)爭片的戰(zhàn)線。
有些那么好的題材和故事,院線大片未必適合拍,未必敢拍,網(wǎng)大卻可以拍。
前提是,要像《勇士連》這樣,以破局的姿態(tài),守住“底線”。
陣仗比不上A級大制作,沒有大明星,沒有大宣傳,但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
而決勝關鍵,是拍出那群不畏生死、舍生取義的勇士。
在飛奪瀘定橋之前,他們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
但在飛渡那一刻,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勇士連。
歷史中,由于戰(zhàn)事緊張,22名勇士中,只有8名勇士的名字記了下來。
而這些勇士們,有的沖了過去,有的把生命永遠留在了大渡河。
但卻化作無言江水,轉化,新生。
他們的姓名,或許被淹沒在茫茫歲月中。
但他們的英雄史,卻被集體留在了詩句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而當87個年頭過去后,他們的故事被拍進一部網(wǎng)絡電影,名字就叫——“勇士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