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梁朝偉的戲路真的窄嗎?
絕大多數(shù)人的答案,或許都是肯定的。
但人多不一定就對。
表象底下,或也可能另有乾坤。
大體來講,戲路指角色的多樣性,前提是成功演繹。
換句話說,角色類型越多且大多受到觀眾嘉許,即可視作戲路寬廣。
反之,若只有某種類型角色獲贊,則是戲路狹窄。
而這個問題。
只有深入作品才能真正解決。
在表演的角度而論。
梁朝偉確實是天縱之才,但不代表他天生就會演戲。
撇開最早幾部龍?zhí)住⒖痛髌罚梢詮摹栋d佬正傳》、《地下情》和《人民英雄》、《殺手蝴蝶夢》開始,看得見明顯的青澀,以及“用力過猛”。
很多人對“用力過猛”其實是有誤解的。
他們眼里的“過猛”,通常指灌注有力量的表演,比如情緒的沖動、角色性格的躁怒等等。
但實際上,所謂“用力過猛”,來自演員表演的還不夠熟練,會不自覺添加很多肢體和面部的小動作,而越是急切,就越難是顯得“詞不達意”,且一般會在有要求和深度的電影中表現(xiàn)出來,那些慣見的商業(yè)娛樂片反而不會有這個問題。
這個時期的梁朝偉也正是如此,哪怕在1989年的《殺手蝴蝶夢》中遇上的是譚家明這樣的名導。
而同年度的另一部電影《悲情城市》,因為角色“聾啞”的緣故,加上有同樣是名導的侯孝賢掌鏡,反而抑制了這種“用力”,進而顯得中正平和。
他的真正蛻變,要等到1994年的《重慶森林》這部電影,遇上了王家衛(wèi)。
此前種種,皆是鋪墊。
以《重慶森林》中的警員角色為起點。
以代表作品為標準,嘗試探尋梁朝偉的戲路走向和寬窄情況。
1994年的這個角色,他進入到了一種深層創(chuàng)作狀態(tài),既保有演員的“本我”,即其憂郁、孤獨一面,又恰到好處地釋放了“內(nèi)心”,而這個“內(nèi)心”其實是來自導演王家衛(wèi),這就叫“本我非我”。
但并不是所有演員遇上王家衛(wèi),都會產(chǎn)生如斯蛻變。
比如同劇的林青霞、王菲和金城武,這三個演員就仿如“惰性元素”。
而若論及“城市叢林中的孤獨”,目前而言,尚未有第二個人能夠比梁朝偉更能勝任這個戲路。
眾所周知,張國榮在王家衛(wèi)電影中也非常強悍,但他身上并沒有這么強烈的“孤獨與疏離”感,轉(zhuǎn)而另有一種頹廢和不羈。
同一年度,有另外一部王家衛(wèi)作品上映,也就是那部有名的《東邪西毒》。
很多人說看不懂。
其實這部電影很能表現(xiàn)王家衛(wèi)的天馬行空,他用金庸小說的概念,去講了一個只有古龍才會講的故事。
有一幕戲,是劉嘉玲飾演的桃花,赤腳騎著大馬,然后蜷身在馬背上摩挲,這個場景令人想起古龍小說《風鈴中的刀聲》,王家衛(wèi)一定讀過不少古龍小說,且不止一遍。
古龍這樣寫道,「她穿著一件寬松的白棉布長袍,騎著白馬,馳騁在這片廣闊的荒漠上。光怪的巖石和仙人掌像奇跡般在她眼前分裂……」
下一段,「一條矯健修長的人影,用一種奇特剽悍的姿態(tài)在夕陽下奔跑。她又站起,明亮的眼睛里已開始燃燒起一股夕陽般的火焰。就在這時候,這條人影忽然斷了。一個完整的人忽然斷成了兩截,從腰上斷成了兩截。」
所以如果用古龍的視角去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會發(fā)現(xiàn)二者幾乎可以完全疊合。
有孤獨、宿命、悲涼、愛而不得、離群索居,也有大漠、孤煙,浪子、酒和女人,英雄氣短與痛不可抑,同樣有那種蒼涼而奇趣的意境,甚至臺詞風格完全就是“古龍”式的。
而另外來講,王家衛(wèi)師承譚家明,這部電影也是極好注腳。
借用天象變換和自然景物來渲染氣氛的手段,和譚家明簡直如出一轍,比如流動的水、搖動的樹,甚至是山川大河的意象。
即便放在今天,這部電影的陣容仍然堪稱“頂級”豪華。
張國榮、張曼玉、林青霞、梁朝偉、梁家輝、張學友、劉嘉玲、鄒兆龍,也就資歷較淺的楊采妮青澀一些。
醉生夢死、黃藥師、歐陽鋒、盲劍客、桃花、慕容燕、孤女、鳥籠、洪七、快刀客,王家衛(wèi)的這部電影,就像一局星羅棋布的圍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與不可說的心事。
而梁朝偉在這部電影中的戲份,其實并不太多,戲也很簡單,一個眼睛快要失明的盲劍客,浪跡天涯的他,一心只想在失明前再見到妻子一面,卻最終未果。
從這部電影,也可以看出梁朝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很多人致力于令自己更貼近角色,但他卻把所有的戲都放進眼睛里,只要望一望他的眼睛,你就會發(fā)覺他的不同。
在這場高手如云的亂戰(zhàn)中,他像一柄已經(jīng)開鋒的劍,沒有任何人能掩蓋其鋒芒。
這條戲路叫,無畏。
而當一個演員已經(jīng)開悟。
又兼有無匹的信心,在表演這條路上,就將無往不利。
1995年,連續(xù)兩部“戲謔式”戲路電影,那部《三輪車夫》幾乎回到《悲情城市》的路數(shù)上。
1996年,一部《偷偷愛你》,溫暖、深情而又陽光,另一部《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走的則是帥氣悲情的路線。
1997年的《春光乍泄》,充斥著迷茫意味。
1998年,《暗花》有一種“引而不發(fā)”的恐懼,《海上花》開始內(nèi)斂陰郁。
2000年的《花樣年華》,踏足“極致”內(nèi)斂的戲路,距離蛻變的那部《重慶森林》六年,梁朝偉的表演功力徹底大成,技法經(jīng)千錘百煉而返璞歸真,與個人魅力完全融合,一舉手一投足都滿溢無窮魅力。
此后的《無間道》、《英雄》、《2046》和《色·戒》、《一代宗師》,俱在《花樣年華》的基礎(chǔ)上做加減法。
而在《一代宗師》之后。作品量日減。
也近乎跌入“爛片”的泥潭。
在2000年之后,他的新類型探索日少。
所以就常規(guī)的戲路概念而論,確實可以有“偏窄”的結(jié)論。
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
戲路寬窄,其實已經(jīng)失去意義。
所以更傾向于。
這只是其刻意選擇。
他也并非沒有拓寬戲路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