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的出路,馬保國給了警醒,趙文卓給了答案。
近日,武術(shù)界有兩件事引起了娛姐的注意。其一是消失已久的馬保國露面了,他沒有說話,而是打了一套拳;其二是趙文卓在國慶晚會上的“空中踢刀”熱度不減,這邊廂,很多人在復(fù)制;那邊廂,很多人在質(zhì)疑。將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似乎看到了中國功夫的出路。
一向篤定地認為,中國功夫能夠發(fā)展上千年,關(guān)鍵在于它的根基是中國文化。這種文化往大處說,上可以保家衛(wèi)國,下可以強身健體;和平時修身養(yǎng)性,戰(zhàn)亂時上陣殺敵。往小處說,就是武俠,武是江湖氣概,俠是俠義精神。如果這個文化沒有了,武和俠就不存在了,中國功夫又該如何發(fā)展呢?
而實際上,我們不僅能通過古代的正史和野史,甚至在小說和地方志中,都能發(fā)現(xiàn)這種文化的身影,它不僅是源遠流長的,也是一脈相承的。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是功夫,華容道義釋曹孟德也是功夫(至少它占了“俠義”二字);李小龍的截拳道是功夫,王寶強的少林功夫也是功夫;河南衛(wèi)視的《武林風(fēng)》展示的是功夫,香港電影中武俠片展示的也是功夫。
但這種文化的背后又有兩個深層的哲學(xué)問題:“我是誰?”“我學(xué)功夫是為了誰?”我們?nèi)嘶钜皇溃v究得無外乎就八個字:生死、是非、成敗、榮辱。說到底,就只有一個字——我!而這個“我”字,有助于中國功夫找到自己的歸屬。
我們看電影《一代宗師》,宮二找?guī)熜謭蟪穑伦逾糁熥痈鷱垥x說:“我敬你是師兄,不闖你屋子!”這個“我”是師妹,是禮儀、是規(guī)矩;我們看抗戰(zhàn)時期那些和尚、道士下山殺敵,奮勇爭先、無畏生死。這個“我”是志士,是身份感、家國感;我們再看那些武俠小說中的大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個“我”是武俠,是道義、是人情。
搞懂了這些問題之后,我們再來看馬保國。他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沒法讓人看到他背后的功夫文化,看不到一個習(xí)武之人的謙卑和儒雅,以及俠義精神。這樣的功夫,就徹底淪為了笑話。所以說,中國功夫的出路,馬保國給了警醒——大家都這樣玩,功夫不就玩完了嗎?
我們再來看趙文卓,他盡管很少再演武俠片、功夫片了,但他最起碼保持了一個習(xí)武之人的儒雅和體面,狀態(tài)和姿態(tài)。和平年代,功夫又不需要打打殺殺、好勇斗狠,而是強身健體,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播正能量!很多武術(shù)名家去國外開武館,不正是以這個為初衷的嗎?所以說,中國功夫的出路,趙文卓給了答案。
如果有一天,馬保國成為了中國功夫的代言人,我們的功夫必將走向虛空,而中國人殘存的那點功夫夢也必將被掏空!但是如果有一天,趙文卓們都能不忘初心,用中國功夫展示我們的新面貌、新氣象、正能量,中國功夫何愁沒有出路呢?把中國功夫的出路寄托在功夫演員身上,不僅勉為其難了,而且格局也小了,還是弘揚它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