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傳承至今已經(jīng)二百多年歷史了,二百多年時間京劇界出現(xiàn)了許多的名家和名角兒,也創(chuàng)排出了許多的優(yōu)秀劇目,并且捧紅了許多人。
前一段看了一段視頻,那就是京劇演員去鄉(xiāng)下演出無人問津,臺下的觀眾遠遠比不上那些地方劇種多,那么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說京劇藝術是這樣嗎?其實在過去京劇藝術并不是這樣,很多社會底層的老百姓都是京劇戲迷,而很多京劇藝人也沒有現(xiàn)在京劇藝人所謂的優(yōu)越感,什么“藝術家”、“大師”、“國家一級演員”,在過去就是藝人。
像京劇大師馬連良、梅蘭芳、程硯秋等等京劇大師都曾經(jīng)唱過堂會,什么是堂會那就是婚喪嫁娶這種紅白喜事請演員來表演圖個熱鬧。
現(xiàn)在我們看豫劇藝術依然有民間的劇團和藝人下鄉(xiāng)演出,并且也會唱堂會。再有就是我們看東北地區(qū),依然有那些民間的二人轉(zhuǎn)演員以及藝術團去紅白事上演出。
這些其實不低賤,憑借能耐賺錢這有什么。
只不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后京劇藝術的地位被無限抬高,而京劇院藝人也逐漸有了優(yōu)越感,最終導致這些藝人離老百姓越來越遠。
其實這能說是京劇藝人的成功,只能說他們是失敗的,因為他們脫離了最基層的老百姓,最終京劇藝術的受眾是越來越小。要知道京劇藝術自古就是雅俗共賞的大眾藝術,而如今是你們這些京劇藝人讓京劇成為了所謂的高雅的、小眾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