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這么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就在吳三桂準備起來造反的前后,秘密教門“三郎香會”的掌門楊起隆,詐稱自己是明朝的朱三太子,并準備利用吳三桂造反的同時,暗殺康熙帝,而后在京城附近起事,和吳三桂南北呼應推翻清朝。但最終楊起隆還是失敗了,那么,就《康熙王朝》而言,楊起隆謀害康熙帝,到底失算在什么地方?并且,楊起隆是否有成功的希望?
1、楊起隆的能力
首先不可否認,楊起隆算是一方豪杰。在《康熙王朝》結尾,晚年的康熙帝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朱三太子(楊起隆)是讓他欽佩的對手之一,而且,楊起隆還得意和吳三桂、鄭經(jīng)、葛爾丹等人相提并論。從康熙帝的評價,不難看出楊起隆確實是一個有才干的。
楊起隆是一個擅長造勢的人。楊起隆一方面,利用基層老百姓的愚昧狀態(tài),搞出了一個叫“三郎香會”的秘密教門,在清朝社會進行發(fā)展,并從事滲透活動。不得不說,楊起隆在搞滲透這方面十分擅長,就連康熙帝身邊的宦官頭目黃敬,都成了楊起隆的細作——要知道,對于黃敬這種在清廷能夠吃香喝辣的人來說,如果不是楊起隆太有魅力,黃敬未必敢于如此“豪賭”。
此外,楊起隆也利用民間關于朱三太子的傳說,直接宣稱自己就是朱三太子,并敢于親自游說吳三桂起兵反清。雖然吳三桂選擇偷摸釋放朱三太子,但是,朱三太子的此舉,無疑需要膽識。畢竟,楊起隆并不能百分百有把握,保證吳三桂不會把自己交給清廷,或者秘密殺害自己。要知道,當年吳三桂對南明的永歷皇帝,下手可一點沒手軟。
所以綜合來判斷,楊起隆算是一個智勇雙全,頗有才干的人物。而且,楊起隆也十分善于掌握時間窗口,并加以策劃:一方面,利用吳三桂造反的機遇,在北方起事,讓清軍首尾不能相顧,另一方面,則利用自己的妹妹紫云勾搭康熙帝,而后計劃謀害康熙帝,并且,還策劃讓黃敬利用清廷內(nèi)外交困的機會,在皇宮內(nèi)掀起判斷,對清廷高層實行“斬首行動”。從這些不難看出楊起隆心思縝密之處。
但最終,楊起隆還是敗了。而失敗的原因似乎偶然:紫云在關鍵時刻選擇放棄毒死康熙帝,同時,康熙帝的大臣及時發(fā)現(xiàn)了黃敬計劃在宮里發(fā)動的叛亂。于是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最終導致楊起隆的失敗。
那么,楊起隆到底有沒有成功的概率?答案是:微乎其微。
2、帝王心術
早在楊起隆起事之前,康熙帝就已經(jīng)知道了三郎香會的存在。要知道,按照古代帝王的心性,尤其是明清君主的心性,康熙帝不會不對這個秘密教門產(chǎn)生警惕。同時,在黃敬密謀叛亂之前,康熙帝已經(jīng)派人暗中調(diào)查過黃敬。所以,單就康熙帝的睿智,未必不會通過情報部門掌握三郎香會的一系列反常動態(tài)。
這意味著,從一開始,楊起隆就失去了先機。而康熙帝作為一個帝王,對于不靠譜的飲食,自然也有警惕心理。因此綜合來看,即便是紫云沒有自己喝下毒酒,想要毒害康熙帝也未必能順利完成。
此外,從楊起隆將很大一部分希望押在紫云身上,以及形勢翻轉(zhuǎn)后只能僥幸逃亡不難看出,楊起隆并沒有考慮到其他方案。這也反襯出三郎香會雖然勢大,但畢竟都是草根為主,像周培公這樣的人才,還是考慮為清廷服務,而非參加三郎香會。所以,從人才資源對照來看,三郎香會也不占優(yōu)勢。
所以綜合來看,楊起隆并無取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