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面書誏
編輯|白面書誏
1990年,中國成功取得了第十一屆亞運會的舉辦權(quán)。
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規(guī)模如此大的賽事,原本應(yīng)該是一件大好事,但舉辦亞運會所需要的25億經(jīng)費,一下子讓我們犯了難。
我國財力有限,東拼西湊湊出了19億的資金,還剩下6億缺口無法填補。
聞訊,剛遭到香港歌壇排擠的歌手張明敏,果斷將車子、房子賣掉。
之后,拿著錢就來到內(nèi)地,主動聯(lián)系亞運會,準備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
他深知自己賣房賣車所得到的錢,對國家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所以,為了能湊到更多的錢,也為了能更好地宣傳亞運會,他想出了舉辦巡回演唱會籌款的辦法。
不休不眠,一天開三場,奔波24個城市,一年時間舉辦154場演唱會。
如此瘋狂,以至于這個記錄至今都無法超越。
值得一提的是,演唱會賺來的60萬他一分沒留,盡數(shù)交給了亞運會。
對此有人問:為國家傾家蕩產(chǎn)值得不值得?
他說:
“我熱愛我們的祖國,我每一次來到這里演唱,都會受到熱情真摯的歡迎,這古老的神州、永久的歷史,怎能不讓我振奮激動。”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么一位愛國的民族歌手,卻因為上了一次春晚,遭到香港歌壇的抵制。
01
張明敏,1956年出生于香港。
父親是菲律賓華僑,母親是印尼華僑,雖說兩夫妻生活在國外,但卻一直教張明敏說漢語。
最重要的是,張家父母時時刻刻把“愛國”掛在嘴邊,教育張明敏要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那時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要家世沒家世,要背景沒背景的人,竟然真的為祖國貢獻了一份力。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目前的張明敏,還在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自小喜歡唱歌,但是因為家境算不上富裕,所以從來沒有受過專業(yè)培訓(xùn),只能自己瞎捉摸。
不過好在,他是有天賦的,沒多久就自學(xué)成才。
1975年,中學(xué)畢業(yè)后的張明敏,成為了一家電子廠的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給電子表校對時間。
很枯燥很乏味,為了給生活增添樂趣,他會在閑暇時間參加各種歌唱比賽。
登臺的次數(shù)多了,經(jīng)驗也越來越豐富。
23歲,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連續(xù)奪得了“全港工人歌唱賽”“業(yè)余歌手演唱賽”兩個大賽冠軍。
也是在這一年,他遇見了攜手一生的愛人。
沒人知道她是誰,只知道兩人相識沒多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兩人相濡以沫。
一個主內(nèi),將家中打理得緊緊有條,一個主外,在追夢的道路上閃閃發(fā)光。
當(dāng)時的香港樂壇是粵語歌獨霸天下,但張明敏偏偏對國語歌曲情有獨鐘。
正當(dāng)他思考未來該何去何從的時候,永恒唱片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這家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具有強烈民族感的華僑,也選擇了國語歌曲作為發(fā)展的方向。
遺憾的是,在當(dāng)時環(huán)境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歌手都嫌棄國語歌,覺得太土不愿意唱,最終導(dǎo)致公司的業(yè)績差強人意。
好在,張敏明來了。
在所有歌手都不愿意唱國語歌的時代,他一人挑起了國語歌的大梁,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聲,改變大眾改變對國語歌的看法。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發(fā)布的第一張專輯《鄉(xiāng)間的小路》就遭遇撲街。
是張明敏沒有實力嗎?
恰恰相反,只是他選擇的路是“錯”的。
也有人勸過他,讓他跟隨潮流,試試粵語,可他卻說:
“沒有國家,沒有民族,哪來的音樂?如果中國人都不能說音樂,那么還有什么可以呢?”
堅持用國語演唱民族歌曲,而且每張唱片都用國語錄制。
《壟上行》《外婆的澎湖灣》《爸爸的草鞋》《中華民族》……
接連發(fā)行國語專輯,他還親切地被媒體稱為“民族歌手”。
只可惜,這光壞對他來說并沒有用,因為根本沒人聽他的歌。不紅也就意味著,張明敏連養(yǎng)家糊口的錢都沒有。
最終,為了維持生計,張明敏又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回到了原來的電子工廠。
直到他遇見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人生才發(fā)生巨大轉(zhuǎn)機。
02
1982年9月,英國首相來到中國進行香港問題的談判,經(jīng)過商討,雙方對采收回香港主權(quán)達成共識。
消息發(fā)布,舉國同慶,可還沒等國人好好慶祝,日本就做出了一件讓全球華人群情激昂的事情。
歪曲侵華歷史、美化日本對中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
在香港得知此事的黃霑,憤怒不已,當(dāng)即就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曲,并取名《我的中國心》。
只是,當(dāng)時的香港還沒回歸祖國的懷抱,所以整個香港樂壇沒有一個人敢唱這首愛國之歌。
正當(dāng)他一籌莫展之時,張敏明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
于是,他像他發(fā)出演唱邀請。
唱詞激動人心,看得張明敏心潮澎湃,以至于他眼睛都不眨地就答應(yīng)了邀約。
同時,為了能更準確地表達愛國之心,張明敏還將這首歌改為了國語演唱。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為親近,可是不管怎么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果不其然,激情澎拜的旋律剛響起,瞬間就引起了華人強烈的共鳴。
只可惜,張明敏前腳剛把歌曲發(fā)行,后腳就遭到了整個香港歌壇的抵制。
抵制的原因很簡單:
明哲保身,畢竟當(dāng)時的香港還沒有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
于是,張明敏只能再次以電子表廠的工作為主。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
1983年,春晚總導(dǎo)演黃一鶴突發(fā)奇想,準備邀請港澳的藝術(shù)家參加春晚。
一方面是想體現(xiàn)春晚的與眾不同,另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兩岸三地的交流文化。
想法不錯,只是要想實現(xiàn)夠嗆。
畢竟當(dāng)時內(nèi)地文化還沒和香港文化有太多的交流,他把廣州、深圳跑一遍,街上到處是粵語歌,愣是找不到一個香港人。
正當(dāng)他準備空手而歸的時候,公交車上的一首國語歌吸引了他的注意。
而這首歌,就是張明敏用國語演唱的《我的中國心》。
聲音有磁性,歌詞也振奮人心,黃一鶴頓時站了起來,不停追問這是什么歌。
或許是聽不懂普通話,也或許是被黃一鶴的反應(yīng)嚇到,司機連頭都沒回就把磁帶扔了過去。
磁帶上的“我的中國心”五個大字,直接讓黃一鶴汗毛都炸裂。
回到北京后,第一時間就將像上級申請邀請張明敏來參加春晚。
但劇組對張明敏參加春晚態(tài)度呈兩極化,有人同意,有人反對。
直到黃一鶴說“把孩子請到母親懷中過春節(jié)”,才確定了張明敏的演出。
接到春晚邀請時的那一刻,張明敏心中有點激動,也有點忐忑。
激動是因為他終于能出人頭地,忐忑是因為當(dāng)時的他對內(nèi)地一無所知。
他猶豫不安,母親卻對他說:
“你回去,不要亂說話,哪怕亂說話被抓起來也不怕,我會回去看你。”
吃了一顆定心丸后,張明敏就孤身一人“闖”大陸。
其實,早在1982年的時候,張明敏就來北京,但因為時間太趕就沒有了解太多。
這次,當(dāng)他重新踏入這片土地后,他才感受到了家的感覺。
春晚上,張明敏深情演唱: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字字鏗鏘,直擊心靈,那一晚,全球華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張明敏。
春晚第二天,張明敏飛回香港。
人雖走,但歌聲仍在,不管何時不管何地,都能聽見張明敏的歌聲。
張明敏說:
“我的整個人生都因為中國心改變,自那以后,我就決定,今后我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將由這顆中國心決定。”
祖國改變了他的命運,而他也愿意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哪怕傾家蕩產(chǎn),也在所不惜。
03
1988年,中國成功取得了第11屆亞運會的舉辦權(quán)。
張明敏得知后,也想為祖國出一份力,就主動聯(lián)系了相關(guān)部門。
主辦方也不客氣,直接對張明敏說,現(xiàn)在不缺人只缺錢。
雖說當(dāng)時的張明敏也算小有積蓄,但放在亞運會這樣的大項目上,根本不夠看。
所以,為了能夠盡快籌到錢,他和妻子協(xié)商了之后,毅然踏上了巡回演出的征程。
張明敏在前面沖鋒陷陣,張?zhí)诤蠓姜毊?dāng)一面。
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不抱怨不埋怨,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老人和孩子。
一整年的時間,張明敏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演出的路上,直到湊夠60萬,才停下腳步。
義演結(jié)束,張明敏又回到香港,繼續(xù)一邊工作一邊唱歌。
時至今日,張明敏已經(jīng)65歲,卻依舊關(guān)注著祖國的動向,只要國家有難,他都第一時間捐款。
張明敏,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對此你們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