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視劇《山海情》,國產(chǎn)劇每年那么多量,大都是爛大街的流水線產(chǎn)品,劇情雷同,角色雷同,臺詞雷同,有時連服裝都穿的莫名其妙的。而《山海情》實屬于五星好劇,劇本、演技和服化道通通在線。劇情不煽情,關(guān)鍵是不注水,鏡頭畫面干凈、利落、有真實感。這是一部在真實的維度上精雕細(xì)琢出來的好劇。《山海情》抓人的一點就是,真實性。
比如,把一個有血有肉的馬得福,塑造得特別有血有肉:他文化程度不高,眼光也有限,也會沖動,也會犯錯誤,說錯話,做錯事。村里不夠指標(biāo)通不上電,他就到電力所蹲幾天,因為他沒辦法;沒人相信種菇能掙錢,他動員了幾次也沒效果,只能干著急。你能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干部形象嗎?不完美。
那這形象怎么能打動我?因為真實。直爽,率性,不做作,不欺瞞,一心只想著按政策辦事,一意就是要帶領(lǐng)大家奔向好日子,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干部。同時,這部劇也把扶貧工作中真真正正遇到的痛點、難點,和人民群眾真真正正的顧慮和煩惱,實實在在傳達給了你我。罐頭瓶改保溫杯、破爛汗衫換白色襯衫,都是時間和付出的回報與證明。
看著劇中的馬得福和涌泉村的男女老少,為了不再吃黃土,為了不再受窮,為了賺錢,為了過好日子,為了下一輩的娃娃們,一起推著脫貧致富的沉重車輪,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我也經(jīng)歷著情緒上的跌宕起伏,好幾次,眼淚不由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劇本很真實,非常接地氣,導(dǎo)演有水平,演員肯吃苦有演技。所謂真實的才是最打動人心的,老百姓總是能被老百姓最真實的生活和對話所打動。
這部劇從來沒有強行煽情,也沒有強行說教,但是感動人心和充滿思想教育意義的地方數(shù)不勝數(shù)。主題從來都不需要刻意的去拔高,刻意的去說教,只要內(nèi)涵是正能量是善良是積極,把這個內(nèi)核自然的融入到劇本和表演當(dāng)中,觀眾都是能感覺到的。盡管都是生活化的對話和場景,年輕人看完很受觸動的同時就會有很多的思考,這就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方言是點睛之筆,這部劇獨出心裁地準(zhǔn)備了原聲方言版和普通話配音版兩個版本。
臺詞本來就十分精煉又很有內(nèi)容,輔以西北話和福建普通話,濃郁的地域文化感撲面而來,更真實地烘托了時代和情境,也憑借方言獨有的感染力,讓人物更具有親和力。同時,西北方言和福建普通話的差異,也呈現(xiàn)了參與對口幫扶工作的福建人來到寧夏后的第一道難關(guān),甚至出現(xiàn)了因為語言交流問題導(dǎo)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橋段,加強了戲劇沖突。
其實細(xì)細(xì)想來,這些村民都是在用最大的力量想要過上最簡單的生活,就是能夠吃飽穿暖。這種生活已經(jīng)簡單到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概念了,因為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的生活。以前我就會想,出生在這種地方的人可怎么過?但事實證明,無論在什么樣的地方,人只要想活下來想生活都是可以做到的。住在別墅區(qū)的人可以生活,住在涌泉村的人也可以生活,人在哪兒都能活得下去。
盡管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但是大家都有更美好的追求,都渴望過上更好的生活并為之不懈奮斗。馬得福、張主任只是千千萬萬好干部中的一員;馬喊水、老支書是千千萬萬村干部中的一員;李水花、白麥苗是千千萬萬農(nóng)村堅強女性中的一員;馬得寶、李水旺是千千萬萬農(nóng)村血性青年中的一員……就是這些千千萬萬的典型,帶動著山海兩地的深情厚誼,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脫貧大業(y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