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顆數(shù)不一樣,手鏈代表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額,那么手鏈14顆珠子什么意思?12顆珠子代表什么?
手鏈14顆珠子什么意思:
十四顆佛珠是代表了觀音菩薩與一切眾生同悲共苦,令諸眾生獲得的十四種無畏的功德。每顆佛珠代表了一種無畏的功德。
第一種無畏:使眾生回歸自我,獲得解脫。
第二種無畏:使眾生明察秋毫,趨避火災(zāi)。
第三種無畏:使眾生注意周遭,趨避水災(zāi)。
第四種無畏:使眾生免受惡鬼所害。
第五種無畏:使眾生六根清凈,免受奸人所害。
第六種無畏:佛渡眾生,使眾生不受藥叉幽冥所害。
第七種無畏:使眾生不受塵世虛名所牽絆。
第八種無畏:使眾生行路平安,免受盜賊所害。
第九種無畏:使好色者不生淫邪之念。
第十種無畏:使記恨之人不生怨念。
第十一種無畏:使一切愚笨兇惡之人遠離癡暗懂得善理。
第十二種無畏:使無子眾生,求男得男,延續(xù)香火。
第十三種無畏:使無子眾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第十四種無畏:使信我佛者福緣不盡。
手鏈12顆珠子代表什么:
代表“十二因緣”。
一.無明(梵語avidya)-無始煩惱。謂無始以來,妄識于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了,故名無明。無明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枝末無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語samskara)-造作之義,即指所造作之善惡諸業(yè)。由于兩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之事業(yè)。若起無貪、無嗔、無癡等善心,則造善業(yè);若起貪、嗔、癡等煩惱之心,則造惡業(yè)。吾人無始以來造業(yè)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三.識(梵語vijnana)-本識攬渧。即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死之開端。
四.名色(梵語nama-rupa)-識暖胚團。名指心識(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是說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五.六入(梵語sad-ayatana)-扶塵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個月中,由名色逐漸六根成長完備,于出胎后,對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所攝,此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體。
六.觸(梵語sparsa)-根攝境界,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圓滿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觸。當(dāng)嬰孩自出生到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當(dāng)無憎愛分別。
七.受(梵語vedana)-苦樂舍感,即是領(lǐng)受之義。領(lǐng)納接觸六塵境界,內(nèi)心所感受的違順等境,生起苦樂感受。當(dāng)四五歲到十歲左右,年紀(jì)稍長,知識漸開,對于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丑,當(dāng)未生貪愛之心,這是對境所生的一種情緒。
八.愛(梵語trsna)-因受生著,即是貪愛。因感受引起之執(zhí)著。當(dāng)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之時,已將成年,欲望既開,對于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對于樂受順境,則起貪愛之心;于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
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zhí)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后,血氣方剛,貪欲轉(zhuǎn)盛,于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
十.有(梵語bhava)-業(yè)牽后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fā)種種善惡之業(yè),感生未來有生有死之果報。以上三支,愛取又為緣,有支又為因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梵語jati)-倒識投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yè)力牽引,再去投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
十二.老死(梵語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夭折與橫死),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jié)果。
好了,小伙伴知道手鏈14,12顆的含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