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面料是有一個發(fā)展過程的。
古代平民一直稱自己為“布衣”,這里說的布就是“麻布”,事實上明清之前,苧麻和大麻做成的麻布才是主要的紡織面料。
與此同時才是更為貴重的絲綢,不過絲綢一直都被規(guī)定為達官貴人的專屬,平民百姓只有繅絲技術,沒有穿的資格。
然后是毛織,毛織技術在古代已經(jīng)很成熟,但沒有大范圍推廣,因為中原地區(qū)對這種保暖性過高的產(chǎn)品沒有迫切需求。
明朝朱元璋強制性種植棉花——“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平民百姓終于穿上了更為舒適的棉布。
棉布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往下都是主要的服裝面料,人們經(jīng)常穿著全棉衣物干活、上班,但棉布的缺點也很明顯。
由于棉布主要是以棉花為原料,然后經(jīng)緯紗相互交織而成的,它保留了大部分作為植物的特性,一個是容易皺,皺了之后還很難撫平;另外還會縮水,只有經(jīng)過特殊處理才能降低縮水率;也會變形,尤其比較薄的夏裝;又容易壞,醋不小心倒上去都很要命。
所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家在穿衣服上就很惆悵,畢竟那時候經(jīng)濟正處于起步階段,資源十分之短缺,買棉布還得通過布票,但每年也就3尺,都不夠做一套衣服,做好的衣服還容易壞,所以經(jīng)常是縫縫補補又三年,大的穿了小的穿,能傳成傳家寶。
有時候就會忍不住想:什么時候能來一件那種穿不壞,不容易皺的衣服?
群眾想得多了,企業(yè)就會聽見,聽見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恰好那時候政府也意識到,棉花用地實在是太多了,都侵吞糧食和蔬菜用地了,以至于人們依然穿不上好衣服,還吃不飽飯,要不得!
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1976年到1979年開始有廠子大量進口設備,生產(chǎn)“的確良”布。
這種布簡直就是為了代替棉布而生的,它確實完美彌補了棉布所有的缺點,挺括不皺還結實耐用,并且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不過比起棉布來說,的確良雖然不用布票,但要貴很多,《縱橫》曾刊載過一篇文章,作者劉心格講述了他人生中第一件的確良襯衣。
彼時他在鄉(xiāng)下衛(wèi)生院工作,看到上海畢業(yè)的兩名醫(yī)生穿的確良,就很心動,想托他們買,但是上海的確良要憑工業(yè)券才能買到,他的工業(yè)券得攢三個月才能賣得起,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不過之后陰差陽錯為一名婦女進行剖腹產(chǎn),對方十分感恩,愿意幫他買的確良,還少收了他錢,他才人生中第一次穿上天藍色的確良襯衣。
他說那是他一生中最難忘懷的記憶。
但貴是貴,并不妨礙它風靡整個中國,大家一方面把它做成中規(guī)中矩的白襯衫,另一方面又把它做成花花綠綠的中長裙——這幾乎是當時大街小巷女孩子們的普遍裝束。
男人們也是襯衫,不過更有短袖,穿上這輕薄順滑挺括的的確良,人都看上去不知道精神多少,相親的時候更是倍兒有面。
如果要是有人愿意送自己的相親對象一套的確良衣服的話,那這門親事基本上也就差不多可以定下了。
另外軍隊的服裝也第一時間改換了的確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除了本來的愛國情懷之外,的確良也成為吸引年輕人參軍的一個重要存在。
不過世界上并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存在,很快的確良的缺點就暴露無遺了,一個就是不貼身,像穿著高端點的塑料布。
還有就是不透氣,悶的時候能把人悶死,又不耐寒,冷的時候還能把人給冷死,同時一遇上水就跟雨衣似的透明,一出汗就能直接黏黏糊糊粘在身上。
那個年代大家再想要開放,也不至于搞出這等跟不穿衣服一樣的行為,輕一點被人嘲笑,重一點就要被說不檢點。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感受到了的確良帶來的尷尬,于是對于的確良的熱情突然之間就降溫了。
的確良就這樣變成了一種時代記憶,變成了一種懷舊物品,漸漸消失在服裝市場,曾經(jīng)的棉布反而成為高級品。
不過的確良本身其實從未消失過,因為的確良本身是英國人卡羅塞斯發(fā)明的高分子材料紡出來的合成纖維,叫做Dacron,也就是滌綸或者滌棉。
純滌綸的紡織品,或者滌綸是與棉和毛混紡的滌棉,在中國被叫做“的確良”,所以現(xiàn)在它只是恢復成了以前的名字,同時也依然是不少服裝面料的主要構成。
它也還有一個大家更為熟悉的名字,叫做“聚酯纖維”,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或實體店買衣服,只要不特意選擇面料,基本掀開成分表都能看到“聚酯纖維”這幾個字。
所以老板關于面料的忽悠聽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