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戴佩妮《被動的觀眾》是一張整體優(yōu)質的專輯。就提一點,QQ音樂專輯頁面,幾乎每首歌曲的評論區(qū)里都出現(xiàn)了“全專輯最佳”的留言。如此從評選角度來講,專輯中12首歌曲真可謂難解難分。我的記憶里,這般景象在中文專輯里已經好久沒有出現(xiàn)過。所以是不是可以說,《被動的觀眾》就是我們大家所喜聞樂見的“神專”?就我個人聽感而言,專輯優(yōu)在流暢,屬于從第一秒到最后一秒的潤順推進,每首歌曲都具備極高的入耳度,沒有一首是“廢曲”。這自然是得益于戴佩妮頗具說服力的旋律創(chuàng)作能力,一方面她可以寫出富有可聽性的旋律。另一方面,她也能夠保證旋律不落俗套,在悅耳的過程里總會出現(xiàn)出乎意料的走向。擁有前者可以成為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同時擁有后者則注定拔萃。
我們很容易就將本次專輯與佛跳墻樂隊的作品進行比較,雖說差異鮮明,但里面還是存在著關聯(lián)。專輯《被動的觀眾》中至少有三首歌曲都會令我聯(lián)系到佛跳墻樂隊,比如《背信者》和《密室逃脫》兩首就頗具樂隊的風采。另外歌曲《三四點了還沒睡》更是在間奏部分直接采用卡祖笛吹奏出佛跳墻樂隊作品《失眠》。如此巧妙的聯(lián)動分明是在表示,此刻的戴佩妮在回顧過往也在展望未來,她在音樂中是高度自由的,正如歌曲《有何不可》所表達的要義,“不如快樂吧”。即便是以個人的形式發(fā)布作品,她還是保持了樂隊化的精神,清新民謠、流行芭樂、動感搖滾,各種風格悉數(shù)探索。各位從專輯中主要記住了甜美溫暖的抒情歌曲,但也不要忽視那些肆意的部分,這些匯聚起來才是真本色的戴佩妮。年輕
專輯給予我的最深刻印象不止是年輕感,更是年輕態(tài)。年輕感容易流于表層,只是一種抽象的感覺。而年輕態(tài)則是實實在在的狀態(tài),具體說就是,此次專輯中戴佩妮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以及演唱狀態(tài)均是呈現(xiàn)出十足年輕意味。做到這點尤其難得。特別是如她這般的成熟音樂人,通常容易變得老生常談,暮氣難掩,而她,始終展現(xiàn)出清醒和輕盈。這點在聽感層面有最為直觀體現(xiàn)。如歌曲《隨風所欲》,旋律切實如“風”似的飄逸灑脫,相呼應的編曲選擇Acoustic化的吉他音色進行主體鋪陳,加之隨后的夢幻電子,共同營造出虛實結合的純凈氛圍。隨后的《小失誤》和專輯同名曲目《被動的觀眾》則更為根源化,完全真實樂器的音色,讓民謠的風味盡顯,時刻都在強化“小清新”感覺。這類歌曲會使得聽眾瞬刻就回想起最典型也是最迷人的戴佩妮,她很會深情表達,她也很會清爽敘事。開場這連續(xù)三首歌曲為整張專輯奠定了年輕的基調,也顯示出專輯輕量化的主導思想。
所謂輕量化,是聽感體驗的弛放,內里則是音樂構思的不露痕跡。比如歌曲《鬧劇》,副歌部分,配合戴佩妮密集歌詞的輸出,編曲制造出細水般的流動動態(tài),此刻的音樂完全跟人聲完全契合,而不是在刻意搶戲。再有歌曲《多虧你啊》,木吉他基底之上配有若隱若現(xiàn)的迷幻電子音色,還有副歌部分出現(xiàn)的電子鼓組,無形中加強節(jié)奏感,提振情緒。還有歌曲《密室逃脫》,一首深得搖滾要義的作品,其中在副歌噴泄來到之前行軍鼓的加入讓“逃脫”的意象直觀而形象。總體來講,專輯的編曲制作值得大贊特贊,無論是由戴佩妮自己操刀還是邀請其他音樂人合作,歌曲最終呈示出極高音樂性。也正是因為參與音樂人的多元風格化,專輯中歌曲理所應當?shù)乇憩F(xiàn)出不同。你可以沉醉在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戴式情歌中,《小失誤》《鬧劇》《怕冷》《后果自負》《我向往》等等,無不經典動人。你也可以領略到傳統(tǒng)與新潮所產生的碰撞,例如《背信者》,古典味鋼琴與時尚味電音交融,戲劇張力滿格。當然,你也可以在酣暢的搖滾樂中盡情釋壓。在這方面,歌曲《密室逃脫》和《有何不可》都可以做到極致。當然,無論風格如何,年輕態(tài)的內核都不曾改變,你勢必能夠從不同風格歌曲中聽出美好。而從12首歌曲的風格分配來看,此次的專輯保持著很好的平衡,既不會因為一味地回歸過往而顯得保守,也不會因為盲目突破而趨向過激。在熟悉中存有適度新鮮感,在新鮮感中總能夠尋覓到熟悉,這就是專輯《被動的觀眾》的特點。細膩
談及表情達意,總是逃不過要強調共鳴。依照我個人看來,看似是歌曲內容越貼合普世感受就越容易產生共鳴,但實際上是,越接近創(chuàng)作者的個體體驗才越容易觸發(fā)聽者的共鳴。我是說歌曲創(chuàng)作要講求個體性,而不是盲目地迎合聽者。這正是戴佩妮在專輯《被動的觀眾》中所做的事情。12首歌曲都是其個人感觸的真實記錄,是自然而然的有感而發(fā),而非應付創(chuàng)作需求。如此,歌曲就顯露出一氣呵成的順暢感,進而確保了表達的細膩且純粹。細膩的是情感肌理,純粹的是闡釋情感的方式。不說教,不套路,這確保了歌曲不會陷入空洞和乏味。不止如此,在抒情中戴佩妮甚至還能夠尋找到全新的理解視角,讓你我感受到豁然開朗。拿《隨風所欲》來講,聽這首歌曲時,各位一定會疑問為什么不是“隨心所欲”,這一字之差恰好就是戴佩妮的個性想法體現(xiàn)。歌曲所講的是,如果不能隨心所欲,那就試著隨風所欲。當你的生活無法按照自己的內心所導向時,我們是應該轉變自己,試著讓自己幻化成一陣風,嘗試自由來去。我從聽到的是與生活和解,學會變通的靈活,也是跳出內心執(zhí)念,在外物中尋找自由的韌性。生活中的智慧即是,避免橫沖直撞,而要如風般善于調整變化。當細膩抒情中含帶著這般智慧點撥時,就會耐人尋味。這說的是,這樣的歌曲不只是觸動人心,更能療愈解圍。
還有《被動的觀眾》,整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立意非常講究,將現(xiàn)實中的感情關系通過觀眾視角來詮釋,所謂“被動的觀眾”就是情感受挫之后退回到觀眾席“在同一個位子上彩排”,“以為多練幾次/多聽幾次/就應該無礙”。戴佩妮創(chuàng)作的歌詞文字,平實中飽含畫面,沒有精妙設計的煽情卻聽來撕心裂肺。這里的細膩體現(xiàn)在,用最為形象的手法將“暗傷”、“糾結”、“失落”等負面情緒描畫,從而供聽者對號入座,經受心靈的撫慰。而歌曲《背信者》則有著自我剖析的勇氣,“我是一個背信者/我壞故我在”,我們習慣了控訴差錯或是表露傷痛的情歌,如這般直言面對自我的作品,實屬特殊。這種關注點的轉換同樣會帶來不同的領悟,幫助我們跳脫無助的情感漩渦。戴佩妮試圖在做的就是多樣化表達,基于自身所見所聞,將“我感受到的”和“我想到的”直白傳達。她沒有拘泥于抒情的主體導向,而是借由抒情來進行思考甚至是思辨。即便是在我們所謂的“小甜歌”中,也時刻顯現(xiàn)出非凡的洞見。比如歌曲《小失誤》中“為何不為小小的失誤大肆地慶祝”就有望成為未來面對生活時和處理關系時的秘籍。聽感層面的舒適會讓我們愉悅,而內容層面的深入則會令我們著迷。作為唱作人,戴佩妮在這張專輯中達成了兩個層面的兼顧,所以其實可以說,專輯《被動的觀眾》全面出色。
“被動的觀眾”實質上是在主動做自己,專輯全程處處都有以“我”的口吻在敘事表達,如此既是表明在講述屬于自己的經歷,也是在突出強烈的自我,這從始至終都是一張以我為主的專輯。戴佩妮按照自己所熟悉和擅長的方式闡釋著豐富而曲折的情感故事,帶我們共溫人生百味,最后還不忘在《我向往》和《有何不可》這樣的歌曲里帶來希望和期許。因為有百味在先,隨后的鼓舞和善意就愈發(fā)具備感染力。這也證明了戴佩妮的自我是個性,但不是冷峻。在我看來,專輯《被動的觀眾》從來都不缺乏熱情和溫度。